铜陵地区成岩成矿背景探讨

被引:3
作者
陈林杰
吴多元
刘良根
机构
[1]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地质队
关键词
成岩成矿; 铜陵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2 [金属矿床(总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铜陵地区是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重要矿集区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基地之一,以盛产铜、金等矿产而闻名于世,尤其是铜矿资源十分丰富,享有中国古铜都之称。铜陵地区内的矿床类型主要为夕卡岩型、层控夕卡岩型,其次为规模小、位于一些矿床深部的斑岩型(铜官山、新桥等),成矿作用与晚中生代(120~140Ma)大规模的岩浆活动有关[1,2]。矿床与侵入岩岩体在空间上密切相关,在时间上与岩体的侵入时间相接近。侵入岩体可划分为碱性系列及钙碱性系列,不是从碱性玄武岩浆直接分异演化而成的,而是底侵的碱性玄武质岩浆与下地壳闪长质岩浆混合、发生AFC过程的产物。构造环境为岩石圈伸展作用下的拉张环境。尽管铜陵地区研究程度很高,但在该区仍有找寻到新的隐伏矿床的可能,本文旨在通过总结前人对该区的研究,为铜陵地区下一步的勘探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1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铜陵地区小铜官山石英闪长岩锆石SHRIMP的U-Pb年龄及其成因指示 [J].
王彦斌 ;
刘敦一 ;
曾普胜 ;
杨竹森 ;
蒙义峰 ;
田世洪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4, (04) :298-304
[2]   安徽铜陵岩浆岩中辉长质岩石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附视频 [J].
杜杨松 ;
李铉具 .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3) :332-342
[3]   安徽铜陵地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的时代——朝山辉石闪长岩锆石SHRIMP定年 [J].
王彦斌 ;
刘敦一 ;
曾普胜 ;
杨竹森 ;
田世洪 .
地球学报, 2004, (04) :423-427
[4]   安徽铜陵地区中生代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来自矿物巨晶和岩石包体的证据 [J].
杜杨松 ;
秦新龙 ;
李铉具 .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4, (02) :109-116
[5]   铜陵地区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矿-地球动力学意义 [J].
王元龙 ;
王焰 ;
张旗 ;
贾秀琴 ;
韩松 .
岩石学报, 2004, (02) :325-338
[6]   长江中下游地区铜金(钼)矿Re-Os年龄测定及其对成矿作用的指示 [J].
毛景文 ;
Holly STEIN ;
杜安道 ;
周涛发 ;
梅燕雄 ;
李永峰 ;
藏文栓 ;
李进文 .
地质学报, 2004, (01) :121-131
[7]   铜陵矿集区构造滑脱与分层成矿特征研究 [J].
吴淦国 ;
张达 ;
臧文拴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300-308
[8]   安徽铜陵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对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制约 [J].
王强 ;
许继峰 ;
赵振华 ;
熊小林 ;
包志伟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323-334
[9]   安徽铜陵地区燕山期花岗岩类岩石中的岩浆混合结构 [J].
狄永军 ;
赵海玲 ;
张贻全 ;
赵建华 ;
杨龙 .
北京地质, 2003, (01) :12-17
[10]   安徽铜陵地区中酸性侵入岩及其岩石包体中的矿物包裹体研究 [J].
田世洪 ;
杜杨松 ;
秦新龙 ;
李铉具 ;
金尚中 ;
尹京武 ;
李赞熙 .
地学前缘, 2001, (04) :422-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