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简易程序定罪证明标准研究

被引:6
作者
杜以静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刑事简易程序; 刑事诉讼; 定罪证明标准; 辩诉交易; 协商性司法; 高度盖然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刑事简易程序由于其相对于普通程序更为简易和快速,而受到各国的青睐。在我国简易程序中,虽然在审判程序上予以了简化,但从实践来看,程序简化的运行效果并不理想,以至无法达到快速审判的要求;从理论上看,仅仅是程序步骤的减少也难以为"实质意义的简化"提供有力的支持。而简易程序在实体上对所有案件无差别的适用"证据确实充分"和"排除合理怀疑"的定罪证明标准,无疑是阻碍快速审判的一个重要原因。该定罪标准不仅与证明标准差异化、多元化不符,也不利于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疑难复杂案件中。在被告人认罪的案件中,事实相对清楚,争点也比较小,适当的降低定罪证明标准具有一定的可行性,并且在降低的同时,可以通过加强辩护权、重点审查认罪的真实性
引用
收藏
页码:12 / 2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刑事简易程序研究.[D].李莉.中国政法大学.2006, 11
[2]  
刑事简易程序运行效率实证研究.[D].袁春伟.西南政法大学.2014, 07
[3]  
刑事简易审判程序的证明标准研究.[D].王玮.山东大学.2008, 05
[4]  
认定错判无须铁证.[N].何家弘;.检察日报.2011,
[5]   我国刑事简易程序的实践困境及其出路 [J].
贾志强 ;
闵春雷 .
理论学刊, 2015, (08) :102-107
[6]   排除合理怀疑等于内心确信吗? [J].
李昌盛 .
比较法研究, 2015, (04) :115-131
[7]   论刑事简易程序中的证明标准 [J].
谢登科 .
当代法学, 2015, 29 (03) :135-143
[8]   简易程序中的公诉人出庭:基于实证研究的反思 [J].
左卫民 .
法学评论, 2013, 31 (04) :99-104
[9]   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J].
陈瑞华 .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3, 34 (03) :78-88+191
[10]   法律中的二八定理——基于被告人认罪案件审理的定量分析 [J].
李本森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3) :85-105+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