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除合理怀疑等于内心确信吗?

被引:13
作者
李昌盛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排除合理怀疑; 内心确信; 证明标准; 证明责任; 剩余怀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对于两大法系证明标准的比较研究,学界倾向于从最终的心理状态进行对比,进而得出两者等同的结论。这种"静态局部比较论"缺乏对制度运作环境和事实认定过程的关注,其结论的准确性不足。事实上,从证明标准的适用程序范围和待证要件范围以及"剩余怀疑"的风险分配来看,作为两大法系代表的美德两国均存在较大的差异,这使字面上相同的标准产生完全不同的规范效果。导致这种差异形成的直接原因是诉讼构造、诉讼职能、犯罪构成的基本要素和证明责任分配机制等差异,其深层次原因则是两大法系诉讼目的观的差异。这对于如何完善我国证明标准的配套制度具有较大的启发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115 / 13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1]   刑事证明标准中主客观要素的关系 [J].
陈瑞华 .
中国法学, 2014, (03) :177-195
[2]   刑事被告人的证明责任 [J].
纵博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4, 22 (02) :122-133
[3]  
刑事证明责任分配与犯罪构成要件[J]. 赖早兴.刑法论丛. 2013(03)
[4]   法律中的二八定理——基于被告人认罪案件审理的定量分析 [J].
李本森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3) :85-105+205
[5]   论辩护方的证明责任 [J].
房保国 .
政法论坛, 2012, 30 (06) :34-43
[6]   证明责任 [J].
罗纳德J艾伦 ;
蒋雨佳 ;
强卉 ;
张姝丽 .
证据科学, 2012, 20 (05) :599-639
[8]   德国刑事协商制度研究 [J].
李昌盛 .
现代法学, 2011, 33 (06) :148-160
[9]   论证据申请及其裁决 [J].
孙远 .
现代法学, 2011, 33 (05) :110-120
[10]   法律要件分类说与刑事证明责任分配——兼与龙宗智教授商榷 [J].
孙远 .
法学家, 2010, (06) :99-110+1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