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西北哈巴-玉龙雪山东麓断裂的晚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及其动力学机制探讨

被引:35
作者
吴中海 [1 ]
张永双 [1 ]
胡道功 [1 ]
赵希涛 [2 ]
叶培盛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力学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滇西北; 哈巴-玉龙雪山; 第四纪; 正断层作用; 断块旋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2 [构造运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地表调查发现,之前通常被作为两条断裂的哈巴雪山东麓断裂和玉龙雪山东麓断裂实际上隶属于一条整体凸向东北的弧形正断层—哈巴-玉龙雪山东麓断裂的南、北两段.该断层在大具以西为北西走向,倾向北东;向南转为近南北向,倾向东;构成了三角形断块隆起区(哈巴-玉龙雪山)与其东侧大具-丽江第四纪裂陷盆地间的主边界断裂.相关的晚第四纪地貌体垂直错动及其年代学分析结果表明,它在晚第四纪期间有强烈活动,其平均垂直活动速率波动于0.3~1.4mm/a间,其中末次冰消期后的断裂活动强度明显增大.该断裂显著的第四纪正断层作用及其走向的大角度弯曲实际上代表了滇西北"Z"字型裂陷带端部的地表变形样式,是该区在近东西向伸展变形背景下叠加了微断块顺时针旋转的直接变形响应.
引用
收藏
页码:1361 / 1375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云南丽江地区大具盆地早更新世金沙江砾石层的发现及其意义 [J].
赵希涛 ;
张永双 ;
胡道功 ;
曲永新 .
地质通报, 2006, (12) :1381-1386
[2]   滇西北丽江盆地北部区第四纪时期的左旋剪切拉张 [J].
韩竹军 ;
向宏发 ;
虢顺民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5, (04) :356-362
[3]   红河断裂带大型右旋走滑运动与伴生构造地貌变形 [J].
向宏发 ;
韩竹军 ;
虢顺民 ;
张晚霞 ;
陈立春 .
地震地质, 2004, (04) :597-610
[4]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7.0级地震发生的构造环境 [J].
韩竹军 ;
虢顺民 ;
向宏发 ;
张家声 ;
冉勇康 .
地震学报, 2004, (04) :410-418
[5]  
川滇地区活动块体最新构造变动样式及其动力来源.[J].徐锡伟;闻学泽;郑荣章;马文涛;宋方敏;于贵华.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2003, S1
[6]   青藏高原现今构造变形特征与GPS速度场 [J].
张培震 ;
王琪 ;
马宗晋 .
地学前缘, 2002, (02) :442-450
[7]   滇东、滇西地区主要河流低阶地地貌面的年代学研究 [J].
计凤桔 ;
郑荣章 ;
李建平 ;
尹金辉 .
地震地质, 2000, (03) :265-276
[8]   玉龙山东麓更新世冰川作用 [J].
赵希涛 ;
曲永新 ;
李铁松 .
冰川冻土, 1999, (03) :242-248
[9]   1996年2月3日云南丽江地震震源过程的体波反演 [J].
徐扬 ;
菊地正幸 ;
苏有锦 .
地震学报, 1998, (02) :2-6
[10]   丽江地震序列的震源机制、发震应力场和破裂特征 [J].
王绍晋 ;
龙晓帆 ;
罗淑进 .
地震研究, 1997, (01) :28-29+3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