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环境中炭屑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23
作者
郭小丽
赵文伟
孙静会
李芙蓉
张科
赵艳
机构
[1] 兰州大学西部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炭屑; 分析方法; 古环境; 人类活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2 [古气候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炭屑是恢复古火灾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也为认识古气候、古植被和古地理提供了重要途径.从炭屑研究方法和应用两个方面总结了国内近年来炭屑研究的进展,提出了炭屑研究中尚需解决的问题,展望未来研究的前景.炭屑的分析方法和现代过程研究可能是今后研究中急需解决的问题,这两个问题的解决可以使炭屑在古环境和人类活动研究中充分发挥其作用.而未来古环境中的炭屑研究需要填补一些地域上的空白.同时,高分辨率的炭屑记录应该是未来研究的趋势所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42 / 34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湖北太白湖孢粉记录揭示的近1500年以来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 [J].
仝秀芳 ;
肖霞云 ;
羊向东 ;
王苏民 ;
萧家仪 .
湖泊科学, 2009, 21 (05) :732-740
[2]   越南红河流域沉积物的镜下碳屑分析实验室处理方法对比研究 [J].
陆岸青 ;
李珍 ;
李杰 ;
Xuan Phong Dang ;
Eiji Matsumoto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4) :825-830
[3]   晚更新世以来浙江余姚地区植被变化及人类活动 [J].
李春海 ;
唐领余 ;
万和文 ;
王苏民 ;
姚书春 ;
张殿发 .
微体古生物学报, 2009, 26 (01) :48-56
[4]   陇东黄土高原北部全新世野火历史的木炭屑记录 [J].
谭志海 ;
黄春长 ;
庞奖励 ;
周群英 .
第四纪研究, 2008, (04) :733-738
[5]   黄土高原东西部全新世剖面炭屑记录的火环境变化 [J].
曹艳峰 ;
黄春长 ;
韩军青 ;
李云岗 ;
张珊珊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 2007, (01) :92-96
[6]   现代植物炭屑形态的初步分析及其古环境意义 [J].
张健平 ;
吕厚远 .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857-863
[7]   黄土炭屑分级统计方法及其在火演化研究中的意义 [J].
李小强 ;
周新郢 ;
尚雪 ;
John Dodson .
湖泊科学, 2006, (05) :540-544
[8]   南海北部地区百万年以来的天然火与气候:ODP1144孔深海沉积中的炭屑记录 [J].
罗运利 ;
孙湘君 ;
陈怀成 .
科学通报, 2006, (08) :942-950
[9]   泾河中游ETC全新世剖面木炭屑记录的环境信息解译 [J].
赵文宇 ;
庞奖励 ;
黄春长 .
宝鸡文理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3) :224-227
[10]   运城盆地洪积扇全新世时期的野火与环境变化的初步探讨 [J].
曹艳峰 ;
黄春长 ;
庞奖励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5, (04) :692-6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