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垃圾分类回收中居民的差异化参与机制研究——基于杭城试点与非试点社区的对比

被引:16
作者
李长安 [1 ]
郭俊辉 [1 ]
陈倩倩 [1 ]
胡查平 [1 ,2 ]
机构
[1] 浙江科技学院经管学院
[2] 贵州民族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环境; 垃圾分类; 逻辑回归; 社区; 涉入度; 支持者;
D O I
10.13448/j.cnki.jalre.2018.231
中图分类号
X799.3 [生活];
学科分类号
083002 ;
摘要
研究以计划行为、社会促进和强化理论为基础,使用调节效应分析和二元逻辑回归模型,分析居民对于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的差异化参与机制及其背后要因。分析发现,居民的垃圾分类处理态度由公民意识、示范期望、处置便捷、激励取向和感知氛围的五个因素组成。它们能够显著影响居民的垃圾分类回收参与度,且在垃圾分类回收试点社区中有被强化的倾向。另外,居民的垃圾分类回收参与度的背后要因是涉入度,它与居民个人的人口统计特征、垃圾分类处理态度存在关联性,从而致使居民被分为先觉者、滞后者、支持者和背离者的四种类型。管理者应当根据居民的这些特征和社区类型,采用不同的宣传媒介和说服方式,来提高垃圾分类回收制度的推广速度和执行稳定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上市公司高管显性激励治理效应研究——基于“双向治理”研究视角的经验证据 [J].
方政 ;
徐向艺 ;
陆淑婧 .
南开管理评论, 2017, 20 (02) :122-132
[2]   高校社会参与:提升高校学生公民意识的一种基本路径与相关因素 [J].
俞冰 ;
杨帆 ;
许庆豫 .
教育研究, 2017, 38 (02) :80-89
[3]   城市居民垃圾分类的影响因素研究 [J].
徐林 ;
凌卯亮 ;
卢昱杰 .
公共管理学报, 2017, 14 (01) :142-153+160
[4]   扩展计划行为理论框架下基于MIMIC模型的城际出行行为分析 [J].
景鹏 ;
隽志才 ;
查奇芬 .
管理工程学报, 2016, 30 (04) :61-68
[5]   社区在城市生活垃圾综合治理中的职能与角色 [J].
田华文 ;
王庆华 .
生态经济, 2016, 32 (09) :193-197
[6]   我国城市生活垃圾回收网络的重构——基于中国、德国、巴西模式的比较研究 [J].
娄成武 .
社会科学家, 2016, (07) :7-13
[8]   现行公共场所垃圾分类方式的实效性及改进方案:基于语义层次网络模型的研究 [J].
柳艳 ;
吕飒飒 ;
刘东煜 ;
匡仪 ;
李银玲 ;
郭杨 ;
汪祚军 ;
袁博 .
应用心理学, 2015, (03) :257-264
[9]   领导者真能起到榜样作用吗?——一项基于公共品博弈实验的研究 [J].
周业安 ;
黄国宾 ;
何浩然 ;
刘曼微 .
管理世界, 2014, (10) :75-90
[10]   农户采纳农业社会化服务的示范效应分析——以病虫害统防统治为例 [J].
应瑞瑶 ;
徐斌 .
中国农村经济, 2014, (08) :3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