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夏季典型臭氧污染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

被引:102
作者
严茹莎 [1 ,2 ]
陈敏东 [1 ]
高庆先 [2 ]
刘婷 [2 ]
胡顺星 [3 ]
高文康 [4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气候中心
[3] 中国科学院安微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4]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臭氧; 激光雷达; 气象因素;
D O I
10.13198/j.res.2013.01.47.yanrsh.010
中图分类号
X831 [大气监测];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为研究北京地区O3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利用AML-3车载式大气环境污染激光雷达系统(下称AML-3)对北京地区2011年5月7日—6月9日的φ(O3)进行观测.通过AML-3自带的污染物地面观测系统和差分吸收激光雷达,分析近地面、高空φ(O3)时空分布特征,并将φ(O3)与温度、风速及风向3个气象要素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近地面φ(O3)日变化明显,06:00左右为低谷,下午14:00左右达到峰值.高空φ(O3)的空间分布很不均匀,上层气流易使O3富集层向下输送造成污染,同时稳定边界层对大气扩散的不利影响也是形成O3污染的重要原因.φ(O3)的日变化趋势与温度的日变化趋势呈显著正相关,R(相关系数)为0.74;上下层湍流交换使风速与近地面φ(O3)呈正相关,而水平扩散使二者呈负相关;通过分析风向的分布规律发现,东北风易造成北京地区O3污染.
引用
收藏
页码:43 / 4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深圳市夏季臭氧污染研究 [J].
颜敏 ;
尹魁浩 ;
梁永贤 ;
庄毅璇 ;
刘宝章 ;
李金龙 ;
刘长法 .
环境科学研究, 2012, 25 (04) :411-418
[2]   北京夏末秋初不同天气形势对大气污染物浓度的影响 [J].
王莉莉 ;
王跃思 ;
王迎红 ;
孙扬 ;
吉东生 ;
任玉芬 .
中国环境科学, 2010, (07) :924-930
[3]  
天气型对北京地区近地面臭氧的影响[J]. 唐贵谦,李昕,王效科,辛金元,胡波,王莉莉,任玉芬,王跃思.环境科学. 2010(03)
[4]   天津臭氧浓度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及其预测方法 [J].
姚青 ;
孙玫玲 ;
刘爱霞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6) :2206-2210
[5]   气象因素对北京臭氧的影响 [J].
安俊琳 ;
王跃思 ;
孙扬 .
生态环境学报, 2009, 18 (03) :944-951
[6]   区域输送对北京夏季臭氧浓度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 [J].
王自发 ;
李丽娜 ;
吴其重 ;
高超 ;
李昕 .
自然杂志, 2008, (04) :194-198+247
[7]   北京大气中NO、NO2和O3浓度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J].
安俊琳 ;
王跃思 ;
李昕 ;
孙扬 ;
申双和 ;
石立庆 .
环境科学, 2007, (04) :4706-4711
[8]   北京地区一次重污染过程的大尺度天气型分析 [J].
陈朝晖 ;
程水源 ;
苏福庆 ;
高庆先 ;
虞统 ;
任阵海 .
环境科学研究, 2007, (02) :99-105
[9]   车载测污激光雷达探测近地面层臭氧 [J].
屈凯峰 ;
张寅超 ;
陶宗明 ;
刘小勤 ;
洪光烈 ;
赵曰峰 ;
苏嘉 .
量子电子学报, 2006, (03) :365-368
[10]   L625差分吸收激光雷达探测对流层臭氧 [J].
胡顺星 ;
胡欢陵 ;
吴永华 ;
周军 ;
张寅超 ;
岳古明 ;
戚福弟 .
光学学报, 2004, (05) :597-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