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下奥陶统白云岩化流体来源的地球化学分析

被引:61
作者
张学丰 [1 ]
胡文瑄 [2 ]
张军涛 [2 ]
王小林 [2 ]
谢小敏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白云岩化流体;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同位素; 塔里木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9 [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2 ;
摘要
塔里木盆地是中国重要的含油气盆地,其中奥陶系白云岩是主要储层之一,然而有关白云岩成因的问题众说纷纭,其中的关键是对于白云岩化流体性质的认识不一。元素地球化学和同位素测试分析表明,白云岩的稀土元素来源大部分继承原始灰岩,具有与海水类似的配分特征,只不过稀土元素的含量明显增高了;Sr、Ti含量和Sr/Ba比值较高,且Sr和Mn都具典型的埋藏演化特征;碳、氧同位素分布于正常海相范围内,与典型的埋藏白云岩特征类似;在局部发育一些与断裂相关的铁(锰)白云岩和鞍状白云岩,显示明显的Eu正异常,具相对较高的Fe-Mn-Ba-Si(-Zn-Pb)元素含量及Sr/Ba比值。分析结果说明塔中和塔北下奥陶统的白云岩化流体主要为正常或浓缩了的海水,白云岩形成于准同生和/或埋藏环境,局部发育与断裂相关的热液白云岩,而前人强调的大气淡水或混合水作用对白云岩的形成并不重要。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塔中地区寒武系-奥陶系碳酸盐岩Sr元素和Sr同位素特征 [J].
黄文辉 ;
杨敏 ;
于炳松 ;
樊太亮 ;
初广震 ;
万欢 ;
朱井泉 ;
吴仕强 ;
王旭 .
地球科学, 2006, (06) :839-845
[2]   白云岩成因相关问题及主要形成模式 [J].
张学丰 ;
胡文瑄 ;
张军涛 .
地质科技情报, 2006, (05) :32-40
[3]   川东三叠系飞仙关组白云岩锶含量、锶同位素组成与白云石化流体 [J].
黄思静 ;
HairuoQING ;
裴昌蓉 ;
胡作维 ;
吴素娟 ;
孙治雷 .
岩石学报, 2006, (08) :2123-2132
[4]   塔中地区西北部奥陶系白云岩(化)成因分析 [J].
钱一雄 ;
尤东华 .
新疆石油地质, 2006, (02) :146-150
[5]   塔里木多旋回叠合盆地地质结构特征 [J].
何登发 ;
周新源 ;
张朝军 ;
杨文静 ;
石昕 .
中国石油勘探, 2006, (01) :31-41+6
[6]   塔里木盆地塔中西北部多期、多成因岩溶作用地质—地球化学表征——以中1井为例 [J].
钱一雄 ;
邹远荣 ;
陈强路 ;
陈跃 .
沉积学报, 2005, (04) :596-603
[7]   白云岩成因初探 [J].
张景廉 ;
曹正林 ;
于均民 .
海相油气地质, 2003, 8(Z1) (Z1) :109-115+10
[8]   塔里木盆地阿克库勒地区下奥陶统古岩溶及油气分布 [J].
陈强路 ;
王恕一 ;
钱一雄 ;
马红强 .
沉积学报, 2002, (04) :633-638
[9]   塔里木盆地西部碳酸盐岩成岩环境特征及其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J].
王琪 ;
史基安 ;
陈国俊 ;
薛莲花 .
沉积学报, 2001, (04) :548-555
[10]   和田河气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附视频 [J].
顾乔元 ;
杨威 ;
王清华 ;
赵仁德 ;
刘效曾 .
成都理工学院学报, 2001, (04) :390-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