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8 条
丹江口库区典型小流域地表径流氮素动态变化
被引:20
作者:
涂安国
[1
,2
]
尹炜
[2
]
陈德强
[1
]
叶闽
[2
]
雷阿林
[2
]
机构:
[1]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长江水资源保护科学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丹江口库区;
地表径流;
面源污染;
氮;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探明面源污染特征对制定丹江口水库水质保障体系具有重要意义。以胡家山小流域为研究对象,对村落和林-耕复合两种典型土地利用类型和流域各集水区出口地表径流氮浓度进行了连续监测。结果表明:村落降雨径流中总氮、硝态氮浓度较高,其中总氮均值超过20mg/L,变化幅度都不大;氨氮浓度较低,但变化剧烈,这种氮浓度演变过程和降雨强度关系密切。硝态氮是村落氮输出的主要形态,占总氮输出的60.31%~96.55%,与总氮输出变化过程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林-耕地的氮浓度相对较低,总氮表现出上升—下降—平稳—上升的变化过程,硝态氮和总氮变化有着显著的相关性。在空间传输过程中,小流域下游氮浓度表现出稀释和富集两种效应,其中村落的氮输出对两种效应影响较大;在时间上,受耕作制度和气象变化,各集水区的氮浓度季节性变化明显,总氮浓度表现出春季>夏季>秋季>冬季,硝氮浓度表现出秋季>夏季>春季>冬季。胡家山小流域径流中氮素的含量均高于水库水体氮素含量,总氮高于地表水Ⅴ类水质标准,需要加强对小流域污染源的控制与处理,尤其是对村落径流的处理。
引用
收藏
页码:926 / 932
页数:7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