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濮凹陷白庙地区古近系超压成因机理

被引:5
作者
吴楠 [1 ]
刘显凤 [1 ]
杨世刚 [2 ]
曾治平 [3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资源学院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原油田分公司油藏监测中心
[3]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胜利油田分公司河口采油厂
关键词
白庙; 超压机理; 压实不均衡; 生烃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综合超压成因机理的各种分析方法,从压实不均衡、生烃作用两方面对白庙地区的超压成因机理进行了系统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泥岩声波时差曲线表现为两段式线性演化,其拐点深度为3100 m左右。一方面,白庙地区实测超压顶界面深度约为2800~3050 m,说明是压实不均衡作用导致了该区超压的形成;另一方面,超压顶界面埋深与生烃高峰深度表现出良好的一致性,在3050 m深度其镜质体反射率Ro值为1.0%,说明生烃作用对白庙地区超压的发育亦具有一定的贡献,由此认为,压实不均衡和生烃增压作用是白庙地区超压发育的主要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6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莺-琼盆地三维压力场和油气运移 [J].
李绪深 ;
欧本田 ;
李强 ;
高阳东 ;
李立宝 .
地质科技情报, 2005, (03) :70-74
[2]   东营凹陷烃源岩超压体系特征及勘探意义 [J].
陈中红 ;
查明 .
大庆石油地质与开发, 2004, (03) :11-13+89
[3]   东营凹陷古近系烃源岩超压特征及分布规律 [J].
邱桂强 ;
凌云 ;
樊洪海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3) :71-75
[4]   中国含油气盆地中的超压体系 [J].
张启明 ;
董伟良 .
石油学报, 2000, (06) :1-11+127
[5]   油气成藏动力学及其研究进展 [J].
郝芳 ;
邹华耀 ;
姜建群 .
地学前缘, 2000, (03) :11-21
[6]   准噶尔盆地异常高压特征、成因及勘探意义 [J].
查明 ;
张卫海 ;
曲江秀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2) :31-35+12
[7]   异常压力与油气分布 [J].
杜栩,郑洪印,焦秀琼 .
地学前缘, 1995, (04) :137-148
[8]  
超压盆地生烃作用动力学与油气成藏机理.[M].郝芳等著;.科学出版社.2005,
[9]  
超压盆地与油气分布.[M].马启富等编著;.地质出版社.2000,
[10]  
中国石油地质志.[M].辽河油田石油地质志编辑委员会编;.石油工业出版社.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