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枣炭疽病菌ZJ01菌株的分离鉴定及纤维素酶活性分析

被引:1
作者
朱姗颖 [1 ]
何华纲 [2 ]
王文兵 [3 ]
机构
[1] 江苏大学环境学院
[2] 江苏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3] 江苏大学生命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大枣炭疽病菌; 纤维素酶; 酶学性质; 活性染色;
D O I
10.13610/j.cnki.1672-352x.2011.06.016
中图分类号
S436.65 [杂果类病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腐烂大枣中筛选到1株产纤维素酶的菌株ZJ01,利用ITS序列进行分子鉴定,该菌株属于围小丛壳(Glomerella cingulata),为大枣炭疽病菌。对菌株ZJ01所产羧甲基纤维素酶(CMCase)、滤纸酶(FPase)和β-葡萄糖苷酶(BG)等3种纤维素酶的最适pH值、最适反应温度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了不同pH值、温度、金属离子等对3种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采用CMC-SDS-PAGE技术对CMC酶进行活性染色,发现3个透明条带,分子量大小在31.0~42.7 ku之间,结果表明该菌种能分泌3种类型的内切纤维素酶。
引用
收藏
页码:827 / 83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利用纤维素酶生产燃料酒精的研究进展 [J].
洪玉梅 ;
李建中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2) :462-464
[2]   尖孢镰刀菌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的研究 [J].
车建美 ;
刘波 ;
朱育菁 ;
蓝江林 ;
林抗美 ;
肖荣凤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6, (01) :126-128
[3]   一种快速简便的植物病原真菌基因组DNA提取方法 [J].
刘少华 ;
陆金萍 ;
朱瑞良 ;
戴富明 .
植物病理学报, 2005, (04) :362-365
[4]   纤维素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进展 [J].
闫训友 ;
史振霞 ;
张惟广 ;
刘志敏 .
食品工业科技, 2004, (10) :140-142
[5]   ITS序列分析及其在植物真菌病害分子检测中的应用 [J].
赵杰 .
陕西农业科学, 2004, (04) :35-37
[6]  
天然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选育[J]. 李日强,辛小芸,刘继青,王彩平.上海环境科学. 2002(01)
[7]  
天然秸秆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选育[J]. 李日强,辛小芸,刘继青,王彩平.上海环境科学. 2002 (01)
[8]   用于降解秸秆的纤维素酶产生菌的筛选研究 [J].
王淑军 ;
扬从发 ;
陈静 .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1, (12) :21-23
[9]  
纤维素生物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陈洪章著, 2005
[10]   Biochemical and molecular characterization of a putative endoglucanase in Magnaporthe grisea [J].
Zhou, Jie ;
Zheng, Xiang-zi ;
Lan, Lan ;
Lin, Chen-zeng ;
Wu, Yu-bing ;
Lin, Xiong-jie ;
Ebbole, Daniel ;
Lu, Guo-dong ;
Wang, Zong-hua .
CURRENT GENETICS, 2008, 53 (04) :217-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