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交早稻恢复系中恢复基因的遗传

被引:5
作者
徐建红
薛庆中
机构
[1] 浙江大学农学系,浙江大学农学系浙江杭州,浙江杭州
关键词
水稻; 细胞质雄性不育; 恢复基因; 花粉育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310.3 [];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分析了 2个早稻恢复系 (R4 0 2和测 4 8- 2 )对水稻矮败型细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结果表明 ,恢复系 R4 0 2中存在一对显性恢复基因 R1R1;而测 4 8- 2中有两对显性恢复基因 R1R1R2 R2 ,R1和 R2 间表现显性上位作用。追溯恢复基因 R1和 R2 的来源 ,它们分别来自我国晚籼品种仙那和印度品种 SL O17。
引用
收藏
页码:847 / 850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3种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育性遗传的比较 [J].
黄青阳 ;
何予卿 ;
凌杏元 ;
景润春 ;
朱英国 .
中国农业科学, 2000, (03) :8-13
[2]   水稻不同胞质雄性不育恢复基因的探讨 [J].
程朝阳 ;
薛庆中 .
作物学报, 1998, (03) :361-367
[3]   水稻马协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分析 [J].
张晓国 ;
梅启明 ;
朱英国 .
作物学报, 1997, (02) :242-246
[4]   水稻胞质不育的恢复基因分析 [J].
滕利生 ;
申宗坦 .
作物学报, 1996, (02) :142-146
[5]   水稻广亲和性和胞质雄性不育恢复性的遗传分析 [J].
严菊强,薛庆中 .
遗传学报, 1995, (05) :361-371
[6]   杂交早稻威优402的选育及应用 [J].
唐显岩 .
杂交水稻, 1992, (05) :32-33+13
[7]   杂交籼稻恢复系恢复基因的遗传及等位分析 [J].
梁康迳 ;
王乃元 ;
杨仁崔 .
福建农学院学报, 1990, (04) :397-402
[8]   水稻质核互作孢子体雄性不育性的基因分析 [J].
张桂权 ;
卢永根 .
作物学报, 1987, (01) :23-28
[9]   IR24恢复基因遗传的系谱分析 [J].
黎垣庆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5, (01) :24-31
[10]   野败型杂交籼稻基因型的初步分析 [J].
高明尉 .
遗传学报, 1981, (01) :66-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