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外因素与案内裁量:疑罪难从无之谜

被引:22
作者
朱桐辉
机构
[1] 南开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疑罪从无; 案外因素; 情理推断; 绩效考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5.2 [刑事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司法实践中法院对无罪判决,尤其是证据不足判无罪判决的抑制,与案外因素介入审判有关。在公检法配合大于制约的司法体制下,在公检法进行绩效考核的管理体制下,再结合独特的被害人反应及舆论导向,以及独特的刑事政策与社会控制手段,法官及法院对证据不足案件的裁量并不是机械的事实发现与法律适用的过程。作为重要司法技术的情理推断,也让案外因素有了进入心证并产生作用的空间。实现疑罪从无的两个关键点是刑事政策的舒缓化调整,以及通过积累判例,促养法官修为达成丰富而精准的裁量共识。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3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论《龙筋凤髓判》中对案件事实的推理方法 [J].
夏婷婷 .
当代法学, 2011, 25 (01) :28-33
[2]  
自由裁量管辖权及其行使——《美国最高法院受案议程表的形成》导读[J]. 傅郁林.北大法律评论. 2010(01)
[3]   证明责任配置裁量权之反思 [J].
霍海红 .
法学研究, 2010, 32 (01) :98-111
[4]   法条主义、民意与难办案件 [J].
苏力 .
中外法学, 2009, 21 (01) :93-111
[5]   证据制度中法官自由裁量权的类型化分析 [J].
陈桂明 ;
纪格非 .
法学研究, 2008, (03) :63-74
[8]   “海瑞定理”的经济学解读 [J].
苏力 .
中国社会科学, 2006, (06) :116-132+205
[9]   从积极到消极的实质真实发现主义 [J].
张建伟 .
中国法学, 2006, (04) :169-179
[10]   “疑罪从无”在实践中的艰难展开 [J].
谢进杰 .
犯罪研究, 2005, (06) :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