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开汛日期的多尺度物理统计预测模型

被引:7
作者
谷德军 [1 ]
高晓容 [2 ]
纪忠萍 [3 ]
李琼 [1 ]
机构
[1] 不详
[2]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热带季风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4]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
[5] 广州中心气象台
[6] 不详
关键词
开汛日期; 多尺度最优子集回归预测; 交叉检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6.8 [统计预报方法];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采用小波分析、Lanczos滤波器、相关分析、最优子集回归和交叉检验等方法,研究了广东开汛日期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及其与全球不同地区前期海温场、500hPa高度场的关系,建立了广东开汛日期的多尺度最优子集回归预测模型并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广东开汛日期存在显著的准6年和较明显的准17年周期振荡。广东开汛日期在年际和年代际变化尺度上与前冬海温场和500hPa高度场上共有20个显著相关区域,分别取对应时间尺度上显著相关区域的平均值作为预报因子,对相应时间尺度的广东开汛日期做最优子集回归,建立了相应的预测模型,以年际和年代际尺度上的预测值之和为广东开汛日期的预测值。所建立的预测模型具有较好的拟合效果,其中拟合值与实况值相差在5天以内的事件命中率为41.5%,10天以内的为60.4%。1951—2010年的交叉检验结果表明,广东开汛日期预测值和实况值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33,通过了α=0.01的显著性水平检验。预测值与实况值相差在5天以内的事件命中率为26.7%,10天以内的为45.0%,因此,所建立的多尺度最优子集回归预测模型对广东开汛日期具有较好的预测能力。
引用
收藏
页码:768 / 77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南海夏季风爆发日期与海温的多尺度关系及最优子集回归预测 [J].
谷德军 ;
纪忠萍 ;
李春晖 .
海洋学报(中文版), 2011, 33 (06) :55-63
[2]   月尺度降水的客观预测方法研究 [J].
田武文 ;
吴素良 ;
王娜 .
高原气象 , 2010, (04) :1072-1077
[3]   全球平均温度在21世纪将怎样变化? [J].
钱维宏 ;
陆波 ;
祝从文 .
科学通报, 2010, (16) :1532-1537
[4]   南半球10 hPa极地涡旋的多尺度变化特征分析 [J].
麻巨慧 ;
王盘兴 ;
郭栋 ;
段明铿 ;
管树轩 .
高原气象, 2009, (06) :1299-1307
[5]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北太平洋海温的关系 [J].
邓伟涛 ;
孙照渤 ;
曾刚 ;
倪东鸿 .
大气科学, 2009, (04) :835-846
[6]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年代际变化及其与南半球环流的联系 [J].
薛峰 ;
苏同华 .
自然科学进展, 2009, 19 (04) :421-424
[7]   南极涛动和南极绕极波的年代际变化 [J].
卞林根 ;
林学椿 .
大气科学 , 2009, (02) :251-260
[8]   墨西哥帽小波变换的影响域和计算方案新探讨 [J].
谷德军 ;
王东晓 ;
纪忠萍 ;
郑彬 .
应用气象学报, 2009, (01) :62-69
[9]   华南前汛期开始和结束日期的划分 [J].
强学民 ;
杨修群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5) :1333-1345
[10]   统计降尺度法对华北地区未来区域气温变化情景的预估 [J].
范丽军 ;
符淙斌 ;
陈德亮 .
大气科学, 2007, (05) :887-8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