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集体劳动关系的生成、发展与成熟——一个自下而上的分析视角

被引:21
作者
段毅 [1 ]
李琪 [2 ]
机构
[1] 广东劳维律师事务所
[2]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
关键词
集体劳动关系; 工人代表制; 集体谈判; 劳工三权;
D O I
10.16471/j.cnki.11-2822/c.2014.23.006
中图分类号
F249.26 [劳动关系];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基于自下而上的视角,对我国集体劳动关系形成过程做了实证分析和逻辑推理。笔者将集体劳动关系分为生成、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并以笔者介入和接触的个案作为依据。笔者认为,我国集体劳动关系尽管发萌于个体劳动关系的土壤,但另有其生成的规律、发展的机理和成熟的标志,这些都是完全不同于个体劳动关系的。笔者还认为,在集体劳动关系的生成、发展和成熟的整个过程中,工人(劳方)始终是自变量,资方和政府则是因变量,因此,政府难于在目前集体劳动关系尚处于生成阶段的时候,对其予以系统规制,适时出台促进集体劳动关系形成的劳工政策应是政府在此阶段的最佳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104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对中国劳动关系转型的另一种解读——与常凯教授商榷 [J].
游正林 .
中国社会科学, 2014, (03) :165-168
[3]   劳动关系的集体化转型与政府劳工政策的完善 [J].
常凯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6) :91-108+206
[4]   从个别到集体:制度变迁视角下的中国劳工政策转型 [J].
雷晓天 ;
王若晶 .
湖北社会科学, 2013, (03) :140-145
[5]   集体劳动关系抑或群体劳动关系:现状、根由与进路 [J].
谢天长 .
东南学术, 2012, (06) :157-168
[6]   论我国罢工立法与罢工转型的关系 [J].
王全兴 ;
倪雄飞 .
现代法学, 2012, 34 (04) :187-193
[7]   劳工三权实现的政治空间:地方政府与工人抗争的互动 [J].
孟泉 ;
路军 .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2, (03) :89-93
[8]   经济转型期推进集体劳动关系协调机制建设的思考 [J].
王阳 .
中国经贸导刊, 2011, (24) :27-29
[10]   集体劳动关系的法律目标及规范重点 [J].
谢德成 ;
王天玉 .
当代法学, 2010, 24 (02) :112-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