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AR教学体验的设计与应用研究

被引:47
作者
李小平 [1 ]
赵丰年 [1 ]
张少刚 [2 ]
张琳 [1 ]
许梦幻 [1 ]
机构
[1] 北京理工大学教育技术研究所
[2] 国家开放大学
关键词
虚拟现实; 增强现实; 体验设计; 教学体验; 应用框架; 评价标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该文针对VR/AR教学的实际应用和全国VR/AR教学大赛的赛事推广需求,从VR/AR教学体验设计角度,分析了VR/AR教学体验设计的多面性,从心理学视角列出了VR/AR教学体验包含的内容,论述了VR/AR教学体验设计的方法;综合动机设计、情感设计和教学设计等多角度,提出了VR/AR教学体验的分层构成模型;提出了VR/AR教学体验应用模型,将相应体验分为方法性体验、技能性体验、知识性体验和启发探索性体验,并给出系统的设计方法;从用户界面、交互性、可用性等几个方面,提出了VR/AR教学体验设计的评价标准,在VR/AR教学体验应用理论基础性研究上进行了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10 / 1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混合学习视角下在线临场感教学模型研究 [J].
吴祥恩 ;
陈晓慧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8) :66-73
[2]   基于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的教育游戏应用及发展前景 [J].
王辞晓 ;
李贺 ;
尚俊杰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8) :99-107
[3]   AR/VR学习情境设计问题的研究 [J].
李小平 ;
陈建珍 ;
赵丰年 ;
张琳 ;
张国罡 .
现代教育技术, 2017, 27 (08) :12-17
[4]   虚拟现实/增强现实下混合形态教学设计研究 [J].
李小平 ;
张琳 ;
赵丰年 ;
陈建珍 ;
许梦幻 .
电化教育研究, 2017, 38 (07) :20-25+50
[5]   在职业教育应用视角下的VR/AR技术 [J].
魏民 .
中国电化教育, 2017, (03) :10-15
[6]   虚拟现实技术教育应用的潜力、进展与挑战 [J].
刘德建 ;
刘晓琳 ;
张琰 ;
陆奥帆 ;
黄荣怀 .
开放教育研究, 2016, 22 (04) :25-31
[7]   虚拟现实情境内临场感的结构、影响因素与特征 [J].
王广新 ;
刘兴波 .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11) :52-56
[8]   网络环境下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情感教学环境的构建 [J].
赵慧勤 ;
孙波 .
中国电化教育, 2009, (04) :101-104
[9]  
设计心理学[M]. 中信出版社 , (美) 诺曼, 2012
[10]  
Towards a unified theory of task-specific motivation[J] . Cornelis J. de Brabander,Rob L. Martens.Educational Research Review .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