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中、南部古岩溶发育差异性分析

被引:9
作者
苏中堂 [1 ,2 ]
陈洪德 [1 ,2 ]
赵俊兴 [1 ,2 ]
李洁 [2 ]
许强 [2 ]
高星 [3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成都理工大学沉积地质研究院
[3] 长庆油田公司第二采气厂
关键词
古岩溶; 岩溶机理; 差异性; 加里东期; 鄂尔多斯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加里东期古岩溶作用改造的碳酸盐岩是古岩溶型气田勘探开发的有利层位,盆地中部已取得成功,盆地南部虽有优裕的碳酸盐岩,但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分析比较盆地中部、南部古岩溶特征,它们之间存在差异:中部溶孔发育而南部溶缝见长,且中部较南部岩溶结构明显,保存相对完整。这种差异源于碳酸盐岩物质基础及加里东期古地貌的不同:岩溶机理表明盆地中部泥微晶灰质云岩和含膏泥微晶云岩有利于溶孔的发育而盆地南部岩性条件不利,其溶孔主要发育在成岩改造的粉细晶云岩层段;盆地中部位于岩溶斜坡,风化壳易于保存,而盆地南部由于处于岩溶高地,易于形成垂直溶缝,且保存不佳。物质基础受控于沉积微相和成岩作用,有利的微地貌有赖于古地貌准确详细的刻画,因此加强盆地南部沉积微相以及成岩作用的研究,准确详细地刻画盆地南部古岩溶微地貌形态,在沉积微相和古岩溶微地貌双重有利的区域寻找突破口是盆地南部勘探开发的关键。
引用
收藏
页码:542 / 54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硫酸水对方解石和白云石矿物的溶蚀作用 [J].
闫志为 ;
张志卫 ;
王佳佳 .
水资源保护, 2009, 25 (02) :79-82
[2]   硫酸根离子对方解石和白云石溶解度的影响 [J].
闫志为 .
中国岩溶, 2008, (01) :24-31
[3]   中国石化天然气勘探前景展望 [J].
龙胜祥 ;
朱虹 ;
朱彤 ;
陈纯芳 ;
肖开华 .
天然气工业, 2008, (01) :17-21+161
[4]   鄂尔多斯盆地周边地区野外溶蚀试验结果讨论 [J].
梁永平 ;
王维泰 ;
段光武 .
中国岩溶, 2007, (04) :315-320
[5]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加里东期岩溶古地貌与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J].
夏明军 ;
戴金星 ;
邹才能 ;
汪泽成 ;
陶士振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3) :291-298+315
[6]   碳酸盐岩油气田古岩溶研究及其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J].
夏日元 ;
唐建生 ;
邹胜章 ;
梁彬 ;
金新峰 ;
姚昕 .
地球学报, 2006, (05) :503-509
[7]   非岩溶流水中碳酸盐岩试块的侵蚀速率及其控制因素:以湖南郴州礼家洞为例 [J].
刘再华 ;
吴孔运 ;
汪进良 ;
李强 ;
孙海龙 ;
韩军 .
地球化学, 2006, (01) :103-110
[8]   靖边气田马五段碳酸盐岩层序地层研究 [J].
谢传礼 ;
蔡俩 .
断块油气田, 2006, (01) :17-19+90
[9]   油气勘探中的碳酸盐岩古岩溶研究方法综述 [J].
宋来明 ;
彭仕宓 ;
穆立华 ;
李国蓉 ;
黄述旺 .
煤田地质与勘探, 2005, (03) :15-18
[10]   中国油气田古岩溶与油气储层 [J].
陈学时 ;
易万霞 ;
卢文忠 .
沉积学报, 2004, (02) :244-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