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加里东期岩溶古地貌与天然气成藏条件分析

被引:41
作者
夏明军
戴金星
邹才能
汪泽成
陶士振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鄂尔多斯盆地; 加里东期; 风化壳; 岩溶古地貌; 天然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认识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地区岩溶古地貌和成藏条件是加快该地区勘探步伐面临的重要问题。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加里东期风化壳储集层的分布主要受岩溶古地貌、风化壳层位及沉积相控制。马五段为云坪相带,溶蚀孔洞较为发育;平凉组为深水斜坡相带,多形成断裂、裂缝及洞穴储集空间。中央古隆起西侧古地貌为岩溶斜坡,地表岩溶作用较弱,但断裂发育,洞穴系统较发育;中央古隆起南侧古地貌为岩溶台地,断裂、洞穴系统和风化裂隙相对较为发育;中央古隆起区古地貌为岩溶台地,地层较老,岩性致密,风化壳顶部垂直裂隙带发育,岩溶孔洞不发育;中央古隆起东侧古地貌多属于岩溶阶地或鞍地,风化壳多位于云坪及含膏云坪相带,溶蚀孔洞较为发育。岩溶古地貌天然气成藏主控因素主要为生烃中心、岩溶古地貌、风化壳的层位和沉积相带,有利区带主要在耀县、旬邑、淳化平凉组生烃中心和中央古隆起东侧马五段有利沉积相带。图9表1参13
引用
收藏
页码:291 / 298+315 +315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晚古生代沉积特征与天然气勘探潜力 [J].
陈孟晋 ;
汪泽成 ;
郭彦如 ;
夏明军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1-5
[2]   鄂尔多斯盆地西部晚三叠世原型盆地恢复及其改造演化 [J].
赵文智 ;
王新民 ;
郭彦如 ;
刘化清 ;
白云来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1) :6-13
[3]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气田剥蚀脊与沟槽 [J].
代金友 ;
张一伟 ;
史若珩 ;
何顺利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6) :29-31
[4]   鄂尔多斯盆地天然气勘探开发形势分析 [J].
马新华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50-53
[5]   中国海相油气田勘探实例之二 鄂尔多斯盆地靖边气田的发现与勘探 [J].
何自新 ;
郑聪斌 ;
王彩丽 ;
黄道军 .
海相油气地质, 2005, (02) :37-44
[6]   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古岩溶洞穴特征 [J].
郑聪斌 ;
张军 ;
李振宏 .
天然气工业, 2005, (04) :27-30+189
[7]   海相沉积有机质的碳同位素记录及其环境意义——以鄂尔多斯盆地为例 [J].
腾格尔 ;
刘文汇 ;
徐永昌 ;
陈践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5) :11-16
[8]   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烃源岩有效性判识 [J].
谢增业 ;
伍大茂 ;
胡国艺 ;
李剑 ;
蒋助生 ;
严启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2, (02) :29-32
[9]   鄂尔多斯奥陶纪马家沟期岩相古地理 [J].
冯增昭 ;
鲍志东 .
沉积学报, 1999, (01) :1-8
[10]   鄂尔多斯盆地中部古风化壳储层特征 [J].
马振芳 .
天然气地球科学, 1994, (06) :28-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