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枝保鲜原理与技术

被引:5
作者
袁艳春
机构
[1] 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
关键词
荔枝; 褐变; 成熟度; 贮运保鲜; 大荔; 热带及亚热带果; 纤维性能; 荔枝果实; 低温贮藏法;
D O I
10.13938/j.issn.1007-1431.1997.03.010
中图分类号
S667.1 [荔枝];
学科分类号
090201 ;
摘要
荔枝保鲜原理与技术袁艳春(西南农业大学园艺系重庆630716)刚采收的荔枝果实有“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四、五日外,色、香、味尽去矣”之说,保鲜难度较大。随着生产的发展,荔枝运销量逐年增大。因此,掌握荔枝保鲜原理,采用先进保鲜技术已势在...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1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果品贮藏原理、方法和技术.[M].庄虚之;袁艳春著;.成都出版社.1992,
[2]  
农副产品贮藏保鲜加工1000法.[M].李剑锋编著;.广东人民出版社.1990,
[3]  
果品蔬菜贮藏运销学.[M].李效静等编著;.重庆出版社.1990,
[4]  
果品贮藏与加工.[M].邓桂森;周山涛 编.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5,
[5]   荔枝果实采收成熟度的探讨 [J].
黄锡琨,宋春华,李雪岑 .
中国南方果树, 1996, (02) :38-39
[6]   荔枝果皮的褐变 [J].
S.J.R.Underhill ;
吴振先 .
中国果品研究, 1993, (04) :16-17
[7]   提高果品包装水平,增强竞争力 [J].
张星政 .
中国果品研究, 1993, (04) :6+5-6
[8]   试论我国古代的荔枝贮运技术及其意义 [J].
庄虚之 .
河北农业大学学报, 1988, (04) :68-72
[9]   荔枝贮藏保鲜技术及采后生理研究 [J].
陈绵达 ;
张东林 .
中国果品研究, 1988, (04)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