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草原不同围封年限植被-土壤系统碳氮贮量的变化

被引:23
作者
敖伊敏 [1 ]
焦燕 [1 ]
徐柱 [2 ]
机构
[1] 内蒙古师范大学化学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农业科学院草原研究所
关键词
典型草原; 围封年限; 植物碳氮贮量; 土壤碳氮贮量;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1.10.015
中图分类号
S812.2 [草原土壤学];
学科分类号
0713 ;
摘要
以内蒙古太仆寺旗典型草原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围封年限下的天然草地植物和土壤有机碳、全氮贮量的变化。结果表明:与自由放牧草地相比,重度退化草地采取生长季围封恢复措施后,群落植物和土壤环境在围封8、11、14、21、25年后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地上植物和地下根系生物量及其碳氮贮量、土壤碳氮贮量明显增加,土壤容重降低。自由放牧地和围封8、11、14、21年植物-土壤系统碳贮量分别为7 357.93、7 988.27、8 413.18、12 878.82、8 934.66 g.m-2,氮贮量分别为427.78、494.28、575.49、707.35、615.09 g.m-2。草地围封至14年植物和土壤各项理化性质达到最大值,使得植物-土壤系统的碳氮贮量分别是自由放牧地的1.75和1.65倍,说明植被与土壤间达到了良性循环的状态,退化草地正向演替。随着围封年限的继续增加,其各项指标出现下降趋势。由此可知,季节性围封措施在一定时间内可使退化草地的土壤-植物系统的碳氮贮量增加,草地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恢复,但适宜的恢复时间和合理利用问题有待进一步讨论。
引用
收藏
页码:1403 / 141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长期封育对不同类型草地碳贮量及其固持速率的影响 [J].
何念鹏 ;
韩兴国 ;
于贵瑞 .
生态学报, 2011, 31 (15) :4270-4276
[2]   放牧与围封对黄土高原典型草原植物生物量及其碳氮磷贮量的影响 [J].
董晓玉 ;
傅华 ;
李旭东 ;
牛得草 ;
郭丁 ;
李晓东 .
草业学报, 2010, 19 (02) :175-182
[3]   围封年限对典型草原植被与土壤特征的影响 [J].
单贵莲 ;
徐柱 ;
宁发 ;
焦燕 .
草业学报, 2009, 18 (02) :3-10
[4]   人为干扰对典型草原土壤碳密度及生态系统碳贮量的影响 [J].
许中旗 ;
李文华 ;
许晴 ;
闵庆文 ;
王英舜 ;
吴雪宾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4) :621-629
[5]   干扰方式对典型草原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宁发 ;
徐柱 ;
单贵莲 .
中国草地学报, 2008, (04) :46-50+82
[6]   围封下内蒙古典型草原区退化草原群落的恢复及其对碳截存的贡献 [J].
闫玉春 ;
唐海萍 .
自然科学进展, 2008, (05) :546-551
[7]   不同放牧强度草原休牧后土壤养分和植物群落变化特征 [J].
刘忠宽 ;
汪诗平 ;
陈佐忠 ;
王艳芬 ;
韩建国 .
生态学报, 2006, (06) :2048-2056
[8]   内蒙古半干旱草原土壤-植被-大气相互作用综合研究 [J].
吕达仁 ;
陈佐忠 ;
陈家宜 ;
王庚辰 ;
季劲钧 ;
陈洪滨 ;
刘钟龄 .
气象学报, 2005, (05) :571-593
[9]   休牧后土壤养分空间异质性和植物群落α多样性 [J].
刘忠宽 ;
智建飞 ;
李英杰 ;
郭宝生 .
河北农业科学, 2004, (04) :1-8
[10]   持续放牧和围封对科尔沁退化沙地草地碳截存的影响 [J].
苏永中 ;
赵哈林 .
环境科学, 2003, (04) :23-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