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在不同质地土壤上的硝化抑制效果和剂量效应研究

被引:15
作者
刘倩 [1 ]
褚贵新 [1 ]
刘涛 [1 ]
王健 [1 ]
冶军 [1 ]
王飞 [1 ]
梁永超 [1 ,2 ]
机构
[1] 石河子大学农学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绿洲生态农业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作物营养与施肥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双氰胺; 硝化抑制剂; 硝态氮; 铵态氮; 硝化抑制率; 土壤质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5 [土壤肥力控制与调节];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硝化抑制剂抑制土壤硝化作用是实现作物铵硝混合营养和提高氮肥利用率的重要途径之一。本试验采用室内模拟的方法,在人工气候室(25℃)黑暗培养条件下,应用新疆石灰性土壤研究了不同剂量的双氰胺(dicyandiamide,DCD)在砂土、壤土、黏土3种不同质地土壤中对土壤硝态氮、铵态氮转化的影响及DCD的剂量效应和硝化抑制效果。处理30 d内,各剂量DCD处理对砂土的硝化抑制率为96.5%~99.4%(平均值为98.3%),在黏土上为66.9%~85.6%(平均值为77.6%),在壤土上为49.3%~79.4%(平均值为67.7%),总体硝化抑制率表现为砂土>黏土>壤土。在砂土上DCD的剂量效应不明显,DCD用量从纯氮的1.0%增加到7.0%时,土壤中硝态氮含量仅增加1.9~10.7 mg.kg-1(培养30 d时);而在壤土和黏土中,土壤硝态氮含量随DCD浓度的增加而显著下降,存在明显剂量效应。这说明施用DCD可显著抑制新疆石灰性土壤的硝化作用过程,在砂土、壤土、黏土中DCD的最佳浓度分别为纯氮用量的6.0%、7.0%和7.0%,并在培养30 d内发挥显著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765 / 7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提高超级杂交稻库容量的施氮数量和时期运筹 [J].
石丽红 ;
纪雄辉 ;
朱校奇 ;
李洪顺 ;
彭华 ;
刘昭兵 .
中国农业科学, 2010, 43 (06) :1274-1281
[2]   江淮地区稻田基础土壤肥力与水稻合理施用技术研究 [J].
张祥明 ;
郭熙盛 ;
武际 ;
王允青 ;
李霞红 ;
陈景道 .
中国农学通报, 2009, 25 (15) :131-135
[3]   中国土壤氮素研究 [J].
朱兆良 .
土壤学报, 2008, (05) :778-783
[4]   小麦氮素积累动态的高光谱监测 [J].
冯伟 ;
朱艳 ;
姚霞 ;
田永超 ;
庄森 ;
曹卫星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8, (07) :1937-1946
[5]   双氰胺对不同质地红壤中碳酸氢铵的硝化抑制作用研究 [J].
杨春霞 ;
李永梅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7, (06) :1035-1039
[6]   论新型氮肥——长效碳酸氢铵 [J].
冯元琦 .
化肥设计, 2007, (03) :59-62
[7]   小麦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研究 [J].
裴雪霞 ;
王姣爱 ;
党建友 ;
张定一 .
中国土壤与肥料, 2007, (02) :38-42
[8]   几种新型氮肥对叶菜硝酸盐累积和土壤硝态氮淋洗的影响 [J].
高强 ;
巨晓棠 ;
张福锁 .
水土保持学报 , 2007, (01) :9-13
[9]   不同氮肥水平下水稻产量以及氮素吸收、利用的基因型差异比较 [J].
张耀鸿 ;
张亚丽 ;
黄启为 ;
徐阳春 ;
沈其荣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6, (05) :616-621
[10]   植物性氮肥增效剂作用条件的研究 [J].
田秀英 ;
张艳梅 ;
王正银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402-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