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洞头大竹屿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多样性

被引:15
作者
吕永林 [1 ]
张永普 [2 ]
李凯 [1 ]
胡仁勇 [2 ]
周化斌 [2 ]
陈国伟 [3 ]
许曹鲁 [3 ]
机构
[1] 温州市渔业技术推广站
[2] 温州大学生命与环境科学学院
[3] 洞头县水产科技推广站
关键词
群落结构; 多样性; 大型底栖生物; 潮间带; 大竹屿岛;
D O I
10.13292/j.1000-4890.2011.0119
中图分类号
Q958.8 [水生动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2009年4、7、10月和2010年1月对大竹屿岛潮间带大型底栖生物进行了调查,共采集到大型底栖生物125种,其中软体动物57种、甲壳动物24种、腔肠动物6种、其他动物6种和藻类32种,分别占总种数的45.6%、19.2%、4.8%、4.8%和25.6%。高潮区优势种为小结节滨螺(Nodilittorina exigua)和短滨螺(Littorina brevicula),中潮区为日本笠藤壶(Tetraclita japonica)和条纹隔贻贝(Septifer virgatus),低潮区为盘管虫(Hydroidessp.)、鼠尾藻(Sargassum thunbergii)和短石蛏(Lithophaga curta)。大型底栖生物总平均丰度和生物量分别为1637ind.m-2和2851.63g.m-2。Shannon指数、Margalef丰富度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的平均值分别为1.63、3.36和0.35。等级聚类和非度量多维标度排序分析结果吻合;比较丰度/生物量曲线表明,群落结构已受到干扰,但群落相对稳定。
引用
收藏
页码:707 / 71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南沙群岛渚碧礁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 [J].
李新正 ;
李宝泉 ;
王洪法 ;
王少青 ;
王金宝 ;
张宝琳 .
动物学报, 2007, (01) :83-94
[2]   湄洲湾潮间带底栖生物多样性 [J].
黄雅琴 ;
李荣冠 ;
王建军 ;
郑成兴 ;
郑凤武 ;
林俊辉 ;
江锦祥 ;
李淑珠 .
生物多样性, 2010, 18 (02) :156-162
[3]   浙江秀山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组成及其生物多样性 [J].
章飞军 ;
丁宏印 ;
邱树萍 ;
章芪 ;
何贤保 ;
沈明富 .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9 (01) :9-14
[4]   南麂列岛潮间带底栖生物时空分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响应 [J].
彭欣 ;
谢起浪 ;
陈少波 ;
黄晓林 ;
仇建标 ;
仲伟 ;
陈万东 .
海洋与湖沼, 2009, 40 (05) :584-589
[5]   长江口横沙岛、长兴岛潮间带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特征及其季节变化 [J].
陶世如 ;
姜丽芬 ;
吴纪华 ;
赵斌 ;
李博 .
生态学杂志, 2009, 28 (07) :1345-1350
[6]   海洋大型底栖动物对海岛开发的生态响应——以宁波大榭岛为例 [J].
赵永强 ;
寿鹿 ;
徐晓群 ;
廖一波 ;
曾江宁 ;
高爱根 ;
陈全震 .
生态学报, 2010, 30 (03) :726-733
[7]   渔山列岛潮间带生物生态学初步研究 [J].
施慧雄 ;
焦海峰 ;
骆其君 ;
尤仲杰 ;
楼志军 ;
黄滨 ;
黄呈炜 .
宁波大学学报(理工版), 2010, 23 (04) :20-25
[8]   浙江马鞍列岛海域潮间带底栖海藻分布特征 [J].
章守宇 ;
梁君 ;
汪振华 ;
王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8, (10) :2299-2307
[9]   崇明岛潮间带夏季大型底栖动物多样性 [J].
安传光 ;
赵云龙 ;
林凌 ;
李嘉尧 ;
崔丽丽 ;
马春艳 .
生态学报, 2008, (02) :577-586
[10]   浙南岛屿岩相潮间带石鳖的种类组成与数量分布 [J].
张永普 ;
应雪萍 ;
黄象栋 ;
项琦行 ;
冯志燕 .
动物学杂志, 2001, (03)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