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井资料评价次生孔隙的方法、原理及实例

被引:9
作者
张振城 [1 ]
孙建孟 [1 ]
施振飞 [1 ]
蔡晓明 [2 ]
苏远大 [1 ]
廖东良 [1 ]
机构
[1] 石油大学(华东)
[2]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公司江苏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测井资料; 次生孔隙; 粘土矿物; 有机酸; 异常高压;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05.04.008
中图分类号
P631.8 [地下地球物理勘探];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1 ; 081802 ;
摘要
结合高邮凹陷地区实际地质情况,在地质、地震及岩芯分析的基础上,对次生孔隙的成因机制从测井角度进行了分析讨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研究1)利用整个井段的声波测井资料可以识别成岩阶段,划分次生孔隙发育的起始层段;2)分析利用声波孔隙度与密度、中子孔隙度差值求取次生孔隙度的适用条件和范围,依条件的不同进行方法的选取;3)利用声波—电阻率幅度差法量化烃源岩中有机质含量,分析有机质经过热解后产生的有机酸对砂体产生的溶蚀作用,判断由此导致的次生孔隙发育请况;4)利用声波时差辨识异常高压层段,分析次生孔隙的发育和保存。以上方法经过实例验证,效果明显。
引用
收藏
页码:613 / 61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自然伽玛能谱测井在储层敏感性预测中的应用 [J].
张振城 ;
孙建孟 ;
张炜 ;
尚军辉 ;
马良平 .
钻井液与完井液, 2003, (06) :29-32+74-75
[2]   沾化凹陷下第三系砂岩次生孔隙纵向分布规律 [J].
钟大康 ;
朱筱敏 ;
蔡进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86-290
[3]   东营凹陷下第三系碎屑岩储层孔隙演化与次生孔隙成因 [J].
张琴 ;
钟大康 ;
朱筱敏 ;
宋刚 ;
张善文 ;
蔡进功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3, (03) :281-285
[4]   声波时差测井资料识别层序地层单元界面的方法、原理及实例 [J].
操应长 ;
姜在兴 ;
夏斌 ;
杨伟利 ;
张家震 .
沉积学报, 2003, (02) :318-323
[5]   吐哈盆地三叠系砂岩的孔隙类型及次生孔隙形成机理探讨 [J].
刘爱永 ;
陈刚 ;
刘林玉 ;
不详 .
石油实验地质 , 2002, (04) :345-347+353
[6]   浅述次生孔隙的成因 [J].
李义军 .
西北地质, 2002, (01) :65-69
[7]   用测井资料识别烃源岩 [J].
张立鹏 ;
边瑞雪 ;
杨双彦 ;
颜炳强 .
测井技术, 2001, (02) :146-152+161
[8]   地层流体压力预测方法的讨论 [J].
邵新军 ;
许昀 ;
吕中锋 ;
毛廷辉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3) :100-102+116
[9]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温度、压力与深部储层次生孔隙的关系 [J].
苗建宇 ;
祝总祺 ;
刘文荣 ;
卢焕勇 .
石油学报, 2000, (03) :36-40+108
[10]   利用测井资料分析成岩作用对储集层的影响 [J].
张小莉 ;
沈英 ;
陈文学 .
沉积学报, 2000, (01) :127-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