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断裂带东部塔藏断裂地震地表破裂特征及其构造意义

被引:41
作者
张军龙
任金卫
付俊东
胡朝忠
熊仁伟
陈长云
杨攀新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
关键词
东昆仑断裂带; 塔藏断裂; 罗叉段; 地表破裂; 地震参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315.2 [地震与地球构造];
学科分类号
070801 ;
摘要
东昆仑断裂带作为青藏高原中东部的巴颜喀拉地块北缘边界断裂带,研究其强震破裂行为对于认识断裂带活动性及分析川西北地区未来地震危险性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沿断裂发育的大量断错地貌勘查、典型微地貌DGPS测量及样品年代测定,认为东昆仑断裂带向东的强震活动性延伸至若尔盖盆地北侧,即东昆仑断裂带东部塔藏断裂的罗叉段。此段在卫星影像上呈清晰的灰黑色、灰黄色线性条带,地震形变带主要表现为断层陡坎、坡中谷、冲沟和阶地位错、植物异常呈线性分布、跌水、断层泉、断塞塘以及伴随地表错动而出现的滑坡、垮塌和倒石堆。这些破裂现象沿先存断层断续分布,组成长约50km的"L"形地震形变带。断裂活动造成冲沟和阶地左行运动,位错量主要集中在5.5~6.0m、18~23m、68~75m和200~220m范围。最近地震发生在(340±30)~(500±30)BP间,宏观震中位于本多村西北5~7km,震级为MW7.3左右,同震位移最大值为6m,水平位错量为5.5~6.0m,垂直位错量一般为0.2~0.5m,其比例为51~101。对地震形变带中的各种变形遗迹和地震地表破裂特征的研究表明,塔藏断裂是这次地震的发震构造。确定了塔藏断裂为全新世活动断层,近期断层在压剪切作用控制下以左行运动为主,兼有少量逆冲分量,同东昆仑断裂带其他段的活动性质相似,认为东昆仑断裂带延伸至若尔盖盆地北侧,研究结果支持"大陆逃逸"模型。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6
页数:16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High-velocity frictional behavior of Longmenshan fault gouge from Hongkou outcrop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dynamic weakening of fault during the 2008 Wenchuan earthquake[J]. Tetsuhiro Togo,Toshihiko Shimamoto,Takehiro Hirose.Earthquake Science. 2011(03)
[2]  
Surface Rupture and Coseismic Displacement of the MS7.1 Yushu Earthquake[J]. Zhang Junlong1),Chen Changyun1),Hu Chaozhong1),Yang Panxin1),Xiong Renwei1),Li Zhimin2),and Ren Jinwei1) 1) Institute of Earthquake Science,CEA,Beijing 100036,China 2) Earthquake Administration of Qinghai Province,Xining 810001,China.Earthquake Research in China. 2011(02)
[3]   巴颜喀拉块体北和东边界大地震序列的关联性与2008年汶川地震 [J].
闻学泽 ;
杜方 ;
张培震 ;
龙锋 .
地球物理学报, 2011, 54 (03) :706-716
[4]   玉树MS7.1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同震位移分布 [J].
张军龙 ;
陈长云 ;
胡朝忠 ;
杨攀新 ;
熊仁伟 ;
李智敏 ;
任金卫 .
地震, 2010, 30 (03) :1-12
[5]   汶川Ms8级地震形成的擦痕形迹及其意义探讨 [J].
张军龙 .
地学前缘, 2009, 16 (03) :294-305
[6]   汶川8级大地震的地表破裂特征及分段 [J].
张军龙 ;
申旭辉 ;
徐岳仁 ;
高战武 ;
吕晓健 ;
杨攀新 .
地震, 2009, 29 (01) :149-163
[7]   汶川MS8.0地震地表破裂带及其发震构造 [J].
徐锡伟 ;
闻学泽 ;
叶建青 ;
马保起 ;
陈杰 ;
周荣军 ;
何宏林 ;
田勤俭 ;
何玉林 ;
王志才 ;
孙昭民 ;
冯希杰 ;
于贵华 ;
陈立春 ;
陈桂华 ;
于慎鄂 ;
冉勇康 ;
李细光 ;
李陈侠 ;
安艳芬 .
地震地质, 2008, (03) :597-629
[8]   2008年汶川8.0级地震发震断裂的滑动速率、复发周期和构造成因 [J].
张培震 ;
徐锡伟 ;
闻学泽 ;
冉勇康 .
地球物理学报, 2008, (04) :1066-1073
[9]   DGPS方法在新构造研究中的应用探讨 [J].
张军龙 ;
田勤俭 ;
张小龙 ;
李兵 ;
申晋利 .
地学前缘, 2008, (04) :290-297
[10]   昆仑山地震(Mw7.8)破裂行为、变形局部化特征及其构造内涵讨论 [J].
徐锡伟 ;
于贵华 ;
马文涛 ;
林传勇 ;
Yann Klinger ;
Paul Tapponnier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07) :785-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