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真诚对待法治——以新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实现为视角

被引:9
作者
陈金钊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
关键词
法治能力; 法治之理; 法治话语; 法律修辞; 法治修辞;
D O I
10.16092/j.cnki.1001-618x.2017.11.001
中图分类号
D920.0 [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法治的实现需要法律语言的使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是语言影响与控制的结果。中国共产党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以后,我国兴起了一股法治修辞的热潮,这是形成法治思维、法治方式和法治话语的前奏。虽然法治必须由体制、制度、规范和程序等硬件构造,但硬件要想发挥作用,还须辅之以对法治理念、价值和原则的普遍认同。无论在运用法治进行组词、造句,还是根据法治的要求进行谋篇布局、决策行为都需要真诚地对待法治。法治是由法律使用所塑造的秩序。只有在真诚对待法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真正推进法治中国的建设。全面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不仅需要制度改革的推进,也需要话语方式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6 / 23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22 条
[1]   多元规范的思维统合——对法律至上原则的恪守 [J].
陈金钊 .
清华法学, 2016, 10 (05) :32-50
[2]   “法治中国”所能解决的基本矛盾分析 [J].
陈金钊 .
学术月刊, 2016, 48 (04) :71-83+101
[3]   法治之理的意义诠释 [J].
陈金钊 .
法学, 2015, (08) :17-30
[4]   用法治之理打量中国 [J].
陈金钊 .
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5, 36 (06) :63-72+2
[5]   用“法治之理”塑造中国法理学 [J].
陈金钊 .
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2015, 30 (03) :1-12
[6]   构建中国管理学理论自信之路——从个体、团队到学术社区的跨层次对话过程理论 [J].
贾良定 ;
尤树洋 ;
刘德鹏 ;
郑祎 ;
李珏兴 .
管理世界, 2015, (01) :99-117
[7]   基于美国联邦宪法浅谈中国法治话语体系构建之路 [J].
李玲 .
今日中国论坛, 2013, (13) :178-179+181
[8]   法治遭遇“中国”的变异及其修复 [J].
陈金钊 .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3, 17 (01) :16-38
[9]   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 [J].
顾培东 .
法学研究, 2012, 34 (03) :3-23
[10]   欲拒还迎:政治与法律关系的社会系统论分析 [J].
伍德志 .
法律科学(西北政法大学学报), 2012, 30 (02) :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