斑岩铜矿成矿构造背景研究进展

被引:13
作者
熊欣 [1 ]
徐文艺 [1 ]
贾丽琼 [2 ]
李骏 [1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斑岩铜矿; 构造环境; 成矿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斑岩铜矿是指与具斑状结构的中酸性侵入岩伴生,蚀变与矿化受流体、构造控制且分带明显,矿石以细脉浸染状为主,低品位、大储量的铜矿床,是最重要的铜矿床类型。大地构造背景对斑岩铜矿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经典的斑岩铜矿主要产于岛弧、陆缘弧环境。然而,近年来国内矿床学家发现,国内形成于大陆环境的斑岩铜矿与大洋板块俯冲、板块消减作用无关,斑岩铜矿还可产于碰撞造山带,甚至是在陆内环境。相比之下,不同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斑岩铜矿床含矿岩浆、成矿物质来源、矿床成因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异与共性。综述了目前斑岩铜矿研究内容中的关于构造背景的一些重要观点和几个重要进展,对比了不同构造背景下形成的斑岩铜矿床的含矿岩浆、蚀变矿化、成矿流体等方面的共性与差异,以期对斑岩型矿床的成因与找矿提供一定的线索。
引用
收藏
页码:250 / 264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大陆碰撞成矿论 [J].
侯增谦 .
地质学报, 2010, 84 (01) :30-58
[2]   初论碰撞造山环境斑岩铜矿成矿模型 [J].
杨志明 ;
侯增谦 .
矿床地质, 2009, 28 (05) :515-538
[3]   斑岩铜矿研究最新进展 [J].
李晓峰 ;
梁金城 ;
冯佐海 .
桂林工学院学报, 2009, 29 (02) :216-222
[4]   中国斑岩铜矿与埃达克(质)岩关系探讨 [J].
冷成彪 ;
张兴春 ;
陈衍景 ;
王守旭 ;
苟体忠 ;
陈伟 .
地学前缘, 2007, (05) :199-210
[5]   斑岩铜矿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J].
马瑛 .
西部探矿工程, 2007, (09) :89-92
[6]   初论大陆环境斑岩铜矿 [J].
侯增谦 ;
潘小菲 ;
杨志明 ;
曲晓明 .
现代地质, 2007, (02) :332-351
[7]   斑岩铜矿若干问题的最新研究进展 [J].
姚春亮 ;
陆建军 ;
郭维民 ;
袁林 ;
李伟 .
矿床地质, 2007, (02) :221-229
[8]   大型斑岩铜矿成矿的深部构造岩浆活动背景 [J].
赵文津 .
中国地质, 2007, (02) :179-205
[9]   青藏高原碰撞造山带:Ⅲ.后碰撞伸展成矿作用 [J].
侯增谦 ;
曲晓明 ;
杨竹森 ;
孟祥金 ;
李振清 ;
杨志明 ;
郑绵平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 ;
郑有业 ;
聂凤军 ;
高永丰 ;
江思宏 ;
李光明 .
矿床地质, 2006, (06) :629-651
[10]   斑岩铜矿研究中若干问题探讨 [J].
芮宗瑶 ;
张洪涛 ;
陈仁义 ;
王志良 ;
王龙生 ;
王义天 .
矿床地质, 2006, (04) :491-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