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西次生针阔混交群落的林下植被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研究

被引:9
作者
陈会智 [1 ]
黎艳明 [2 ]
周毅 [2 ]
机构
[1] 广州市白云区绿化工区
[2] 广东省林业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粤西; 次生针阔混交林; 林下植被; 生物多样性; 物种组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4 [森林群落];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季风常绿阔叶林是南亚热带的地带性植被类型,经采伐干扰和人工造林后形成大面积的次生林。参照CTFS样地建设技术规范,于2006年在广东粤西马尾松针阔次生林建立2 hm2固定监测样地。在对样地进行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林下植被的物种组成与多样性。结果表明:(1)样地共有维管束植物207种,隶属于79科144属,数量优势科为茜草科、大戟科、樟科、番荔枝科、紫金牛科、禾本科和蔷薇科;单种属植物较多(101属),占总属数的70.14%。林下植物泛热带和热带亚洲成分占绝对优势,具有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过渡的特征。(2)物种的丰富度指数表现出乔木幼苗>灌木层>藤本层>草本层;Shannon-Wiener指数表现出乔木幼苗>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Simpson指数则为乔木幼苗>藤本层>草本层>灌木层;均匀度指数为乔木幼苗>藤本层>灌木层>草本层。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4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对油松生长节律的响应 [J].
李国雷 ;
刘勇 ;
于海群 ;
吕瑞恒 ;
李瑞生 .
生态学报, 2009, 29 (03) :1264-1275
[2]   大渡河上游不同林龄云杉人工林与原始林下地表苔藓层片结构与物种组成 [J].
包维楷 ;
雷波 ;
庞学勇 ;
闫晓丽 ;
贾渝 .
生物多样性, 2009, 17 (02) :201-209
[3]   鼎湖山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0公顷样地群落特征研究 [J].
叶万辉 ;
曹洪麟 ;
黄忠良 ;
练琚愉 ;
王志高 ;
李林 ;
魏识广 ;
王章明 .
植物生态学报 , 2008, (02) :274-286
[4]   广东曲江罗坑自然保护区广东松群落特征 [J].
王厚麟 ;
缪绅裕 ;
吴伟东 ;
薛锡塔 ;
金建华 .
武汉植物学研究, 2008, (01) :53-58
[5]   1981~2000年广东省净初级生产力的时空格局 [J].
刘海桂 ;
唐旭利 ;
周国逸 ;
刘曙光 .
生态学报, 2007, (10) :4065-4074
[6]   封山育林对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物种多样性恢复的影响 [J].
蔡道雄 ;
卢立华 ;
贾宏炎 ;
何日明 .
林业科学研究, 2007, (03) :319-327
[7]   广西大青山南亚热带次生林演替过程的种群动态 [J].
康冰 ;
刘世荣 ;
温远光 ;
张跃进 ;
姜在民 ;
常建国 .
植物生态学报, 2006, (06) :931-940
[8]   广州流溪河常绿阔叶林的植物区系地理分析 [J].
郭志华 ;
肖文发 ;
周云龙 .
林业科学研究, 2003, (05) :622-627
[9]   人工林林下植被的研究现状 [J].
何艺玲 ;
傅懋毅 .
林业科学研究, 2002, (06) :727-733
[10]   不同密度杉木人工林林下植被发育与演替的定位研究 [J].
盛炜彤 .
林业科学研究 , 2001, (05) :463-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