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实效问题的理论反思

被引:3
作者
张梦月
李西顺
机构
[1]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
关键词
道德内涵; 道德思维; 道德行动力; 德育; 德育实效性;
D O I
10.13694/j.cnki.ddjylt.2016.06.007
中图分类号
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学科分类号
030505 ;
摘要
德育实效性缺失的原因,既可能源于道德行动能力的不足,也可能因为对道德思维能力培养的忽视,亦或两方面均在其中。根据道德行动能力与道德思维能力问题表现程度的不同,可将"德育实效性缺失"进一步划分为德育无效、德育低效、德育虚效以及德育反效四种类型。具体剖析四者的内涵和德育中的表现,实现德育从无效到有效、从低效到高效、从虚效到真效、从反效到正效的转化,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寻找德育与学生的契合点,在具体行动中开展和深入德育,逐渐实现道德内化,重视学生道德"智慧"的培养。
引用
收藏
页码:40 / 4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尼各马可伦理学.[M].亚里士多德.商务印书馆.2015,
[2]  
教育概论.[M].叶澜; 著.人民教育出版社.2006,
[3]  
《尼各马可伦理学》导读.[M].廖申白著;.四川教育出版社.2005,
[4]  
学校道德教育原理.[M].檀传宝著;.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5]   德育生活化的方向:传统与民主 [J].
唐克军 ;
吕娜 .
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5, (06) :4-6+19
[6]   办“活”的德育 [J].
王振华 ;
张永峰 .
中国德育, 2014, (21) :52-53
[7]   关于德育基本理论及问题的谈话 [J].
陈桂生 ;
黄向阳 .
上海教育科研, 2014, (01) :35-39+58
[8]   德育生活化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路径研究 [J].
侯文华 ;
孙泊 .
当代教育论坛 , 2013, (04) :77-81
[9]   师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及其相互关系 [J].
刘铁芳 ;
曹婧 .
当代教育论坛 , 2013, (02) :1-6
[10]   高校德育问题刍议 [J].
曹有光 .
文教资料, 2010, (34) :149-1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