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8 条
不同提取方法在滇红香气成分分析中的对比研究
被引:16
作者:

周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任洪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秦太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夏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机构:
[1]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来源:
关键词:
滇红;
香气成分;
对比研究;
气相色谱-质谱法;
D O I:
10.13982/j.mfst.1673-9078.2011.07.021
中图分类号:
TS272.52 [];
学科分类号:
090203 ;
摘要:
云南红茶具有香高味浓的特点,但是对于其香气成分的研究较少。使用了同时蒸馏萃取法、丙酮提取法、石油醚提取法对云南红茶的香气成分进行提取,并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分析。对比了三种提取方法对于云南红茶香气成分分析的影响。结果表明三种方法的结果不同,提取的成分有差别。三种方法可以在不同要求的研究中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850 / 85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不同级别普洱生茶香气成分比较分析
[J].
任洪涛
;
周斌
;
夏凯国
;
秦太峰
;
张劲松
;
周红杰
.
现代食品科技,
2010, 26 (09)
:1013-1017

任洪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周斌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夏凯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秦太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张劲松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周红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普洱茶学院 云南省香料研究开发中心
[2]
云南红茶挥发性成分的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分析
[J].
侯冬岩
;
回瑞华
;
李铁纯
;
刘晓媛
.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0, 12 (02)
:10-12

侯冬岩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鞍山师范学院化学系

回瑞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鞍山师范学院化学系

李铁纯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鞍山师范学院化学系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3]
超临界萃取红茶致香成分的研究及在烟草中的应用
[J].
陈景正
;
杨运红
;
苏洪军
;
解民
.
分析测试技术与仪器,
2010, 16 (01)
:48-51

陈景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

杨运红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

苏洪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

解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中烟工业公司技术中心
[4]
云南红茶品质特点的比较分析研究
[J].
吕才有
;
李明玺
.
广西农业科学,
2009, 40 (06)
:749-751

吕才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

李明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
[5]
云南红茶可持续发展的思考
[J].
吕才有
;
赵远艳
;
单治国
.
茶叶通讯,
2009, 36 (02)
:6-9

吕才有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

赵远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普洱茶研究院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

单治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思茅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生命科学系 云南农业大学龙润普洱茶学院
[6]
云南红茶化学成分的初步分析
[J].
董鸿竹
;
曾恕芬
;
高大方
;
杨崇仁
;
张颖君
;
江鸿建
.
茶叶科学技术,
2009, (02)
:14-17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曾恕芬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玉溪维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杨崇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玉溪维和生物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张颖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江鸿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云南省临沧市茶叶办公室 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植物化学与西部植物资源持续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
[7]
半个世纪以来中国红茶生产和贸易的演变与发展策略思考(续)
[J].
陈栋
;
卓敏
.
中国茶叶,
2009, 31 (02)
:7-10

陈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东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8]
祁门红茶的香气特征
[J].
王华夫
;
竹尾忠一
;
中央研究所
;
伊奈和夫
;
李名君
.
茶叶科学,
1993, (01)
:61-68

王华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竹尾忠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中央研究所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伊奈和夫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

李名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