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岩浆岩锆石SHRIMP定年及其成因意义

被引:102
作者
徐晓春 [1 ]
陆三明 [1 ]
谢巧勤 [1 ]
柏林 [2 ]
储国正 [2 ]
机构
[1] 合肥工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
[2] 安徽省地质矿产勘查局
关键词
锆石SHRIMP定年; 岩浆岩; 岩浆演化; 狮子山矿田; 安徽铜陵;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88.1 [岩浆岩(火成岩)];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铜陵狮子山矿田发育大量岩浆岩,且与矿田中的铜-金-多金属成矿关系密切。锆石SHRIMP同位素精确定年表明,矿田中的岩浆侵位年龄在132.4~142.9Ma之间,即晚侏罗世—早白垩世,属燕山早期晚阶段。矿田岩浆岩体是在同期岩浆活动中多次侵位形成的,岩浆侵入活动可以划分为分别起始于140Ma前后和约136Ma的早晚两次。从岩浆上升侵位到冷却结晶的时间间隔均较短,但其中白芒山辉石二长闪长岩冷却史相对较长,且经历了早期深部岩浆房中的分离结晶作用和后期构造脉动、岩浆上升侵位、减压受热、早期晶体再熔蚀及冷却结晶的过程。结合主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狮子山矿田岩浆演化的后期,即起源于上地幔或下地壳的原生岩浆在同化了壳源物质并聚集到岩浆房中以后,在滞留的过程中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分离结晶作用,但尚未固结,成分上显示了一定的带状分布,在区域构造应力松弛及构造事件诱发下,随机地沿发育的构造裂隙先后上升侵位,冷凝结晶。
引用
收藏
页码:500 / 50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 [1] 铜陵地区燕山期侵入岩成因与三端元岩浆混合作用
    狄永军
    赵海玲
    吴淦国
    张达
    臧文拴
    刘清华
    [J]. 地质论评, 2005, (05) : 50 - 60
  • [2] 安徽铜陵岩浆岩中辉长质岩石包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附视频
    杜杨松
    李铉具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3) : 332 - 342
  • [3] 安徽铜陵地区幔源岩浆底侵作用的时代——朝山辉石闪长岩锆石SHRIMP定年
    王彦斌
    刘敦一
    曾普胜
    杨竹森
    田世洪
    [J]. 地球学报, 2004, (04) : 423 - 427
  • [4] 安徽铜陵狮子山矿田岩浆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探讨
    黄顺生
    徐兆文
    顾连兴
    华明
    陆现彩
    陆建军
    聂桂平
    朱士鹏
    [J]. 高校地质学报, 2004, (02) : 217 - 226
  • [5] 安徽铜陵地区中生代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来自矿物巨晶和岩石包体的证据
    杜杨松
    秦新龙
    李铉具
    [J]. 岩石矿物学杂志, 2004, (02) : 109 - 116
  • [6] Petrogenesis of the Mesozoic intrusive rocks in the Tongling area, Anhui Province, China and their constraint on geodynamic process
    王强
    许继峰
    赵振华
    熊小林
    包志伟
    [J]. Science in China(Series D:Earth Sciences), 2003, (08) : 801 - 815
  • [7] 安徽铜陵地区燕山期侵入岩的成因及其对深部动力学过程的制约
    王强
    许继峰
    赵振华
    熊小林
    包志伟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4) : 323 - 334
  • [8] 铜陵中生代中酸性侵入岩特征及成因
    吴才来
    陈松永
    史仁灯
    郝美英
    [J]. 地球学报, 2003, (01) : 41 - 48
  • [9] 下扬子克拉通岩石圈减薄事件与长江中下游Cu-Fe成矿带
    邓晋福
    吴宗絮
    [J]. 安徽地质, 2001, (02) : 86 - 91
  • [10] 关于岩浆矽卡岩问题
    吴言昌
    常印佛
    [J]. 地学前缘, 1998, (04) : 110 - 116+118-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