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及成因意义

被引:38
作者
马圣钞 [1 ]
丰成友 [1 ]
李国臣 [1 ]
舒晓峰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国土资源部成矿作用与资源评价重点实验室
[2] 青海省第三地质矿产勘查院
关键词
硫、铅同位素; 矿床成因; 虎头崖; 祁漫塔格; 东昆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 [有色金属];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青海虎头崖铜铅锌多金属矿是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内多金属矿床的典型代表之一。本文对该矿床硫、铅同位素组成进行详细研究,探讨了成矿物质来源和矿床成因。结果表明,该矿床黄铜矿、方铅矿、闪锌矿、黄铁矿等硫化物的δ34S值变化于+0.6‰~+8.3‰,平均+4.4‰,反映成矿流体中的硫为海水硫酸盐的地层硫和深源岩浆硫的混合硫,而不同矿带硫同位素均值的差别,可能与围岩地层硫的差异及参与程度有关。矿石矿物铅同位素组成总体变化较小(206Pb/204Pb、207Pb/204Pb和208Pb/204Pb比值分别为18.476~18.688、15.560~15.688和38.261~38.599),主要分布于造山带和上地壳铅演化线范围内,为岩浆作用导致的上地壳和地幔混合成因。由于赋矿层位及主控矿因素不同,各矿带的矿石铅同位素出现一定的差异。比如滩间山群内6号铜多金属矿点207Pb/204Pb值和产于岩体与缔敖苏组接触带上的Ⅱ矿带207Pb/204Pb值相比,后者的上地壳铅参与程度较高,进一步证明壳幔混合作用对本矿区的影响。该矿床为与岩浆侵入活动密切相关的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
引用
收藏
页码:321 / 331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4 条
[1]  
大兴安岭及其邻区铜多金属矿床成矿规律与远景评价.[M].赵一鸣等著;.地震出版社.1997,
[2]   青海祁漫塔格虎头崖铅锌多金属矿区年代学研究及地质意义 [J].
丰成友 ;
王雪萍 ;
舒晓峰 ;
张爱奎 ;
肖晔 ;
刘建楠 ;
马圣钞 ;
李国臣 ;
李大新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11, 41 (06) :1806-1817
[3]   祁漫塔格矿带虎头崖多金属矿矿床特征和成矿作用分析 [J].
胡杏花 ;
朱谷昌 ;
刘欢 ;
李智峰 ;
郑纬 ;
徐文海 .
地质与勘探, 2011, 47 (02) :216-221
[4]   东昆仑祁漫塔格成矿带矿床类型、时空分布及多金属成矿作用 [J].
丰成友 ;
李东生 ;
吴正寿 ;
李军红 ;
张占玉 ;
张爱奎 ;
舒晓峰 ;
苏生顺 .
西北地质, 2010, 43 (04) :10-17
[5]   东昆仑造山带花岗岩及地壳生长 [J].
莫宣学 ;
罗照华 ;
邓晋福 ;
喻学惠 ;
刘成东 ;
谌宏伟 ;
袁万明 ;
刘云华 .
高校地质学报, 2007, (03) :403-414
[6]   东昆仑野马泉地区矽卡岩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意义 [J].
刘云华 ;
莫宣学 ;
张雪亭 ;
许国武 .
华南地质与矿产, 2006, (03) :31-36
[7]   内蒙古林西县大井铜多金属矿床的硫、碳和铅同位素及成矿物质来源 [J].
储雪蕾 ;
张巽 .
岩石学报, 2002, (04) :566-574
[8]   矿石铅同位素示踪成矿物质来源综述 [J].
吴开兴 ;
胡瑞忠 ;
毕献武 ;
彭建堂 ;
唐群力 .
地质地球化学, 2002, (03) :73-81
[9]   东昆仑印支晚期幔源岩浆活动 [J].
罗照华 ;
柯珊 ;
曹永清 ;
邓晋福 ;
谌宏伟 .
地质通报, 2002, (06) :292-297
[10]   东昆仑祁漫塔格地区华力西期花岗岩地质地球化学特征 [J].
李光明 ;
沈远超 ;
刘铁兵 .
地质与勘探, 2001, (01) :73-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