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唑醇对小麦纹枯菌超微结构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陈茹梅
李金玉
邵映田
康振生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北京
[2] 西北农业大学植物病理系!陕西杨陵
关键词
小麦纹枯病菌; 戊唑醇; 超微结构; 细胞学变化;
D O I
10.13346/j.mycosystema.2000.03.017
中图分类号
Q934 [微生物形态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用光镜和电镜技术研究了新型三唑类杀菌剂戊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发育的组织学和超微结构的影响。光镜和电镜观察发现戊唑醇处理导致病菌发生一系列变化:菌丝呈现念珠状异常膨大和缢缩,菌丝原生质体内液泡和电子致密体增多,菌丝细胞壁不规则加厚,部分菌丝的隔膜发育受阻成畸形,不能形成正常的桶孔隔膜和桶孔覆垫。有些菌丝原生质体内出现菌丝内套菌丝的现象。这些变化最终导致菌丝细胞解体死亡。
引用
收藏
页码:389 / 39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种衣剂17号包衣对小麦苗期白粉菌发育影响的研究 [J].
李金玉,康振生,李振岐,胡东维 .
中国农业科学 , 1995, (04) :60-65+99-101
[2]   三唑醇、三唑酮防治小麦纹枯病试验 [J].
孔德生 ;
王登甲 ;
张玉井 .
农药, 1993, (04) :50-50
[3]   四川省小麦纹枯病菌系研究 [J].
吴帮承 ;
颜思齐 .
西南农业大学学报, 1993, (02) :31-35
[4]   江苏省几种作物丝核菌交互致病性的聚类分析 [J].
夏正俊 ;
顾本康 ;
李清铣 .
植物病理学报, 1993, (01) :25-30
[5]   三唑酮、三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J].
史建荣 ;
王裕中 ;
方中达 .
植物病理学报, 1992, (03) :15-19
[6]   我国小麦纹枯病发生及防治研究现状 [J].
吴洵耻 ;
高士仁 .
山东农业科学, 1992, (02) :29-30+47
[7]   抑制麦角甾醇生物合成的杀菌剂抗性研究 [J].
周明国 .
农药, 1987, (01) :27-29+39+26
[8]   我国小麦纹枯病病原学的初步研究 [J].
陈延熙 ;
唐文华 ;
张敦华 ;
简小鹰 .
植物保护学报, 1986, (01) :39-44
[9]  
Raxil-a potent fungicide to control loose smut of wheat .2 Aggarwal R. Indian Phytopath . 19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