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现今地温场分布特征及其与油气的关系

被引:19
作者
冯昌格 [1 ]
刘绍文 [2 ]
王良书 [1 ]
李成 [1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海岸与海岛开发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地温梯度; 地温场; 大地热流; 地下温度; 塔里木盆地; 中央隆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沉积盆地热状态研究不仅对于理解盆地成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与油气生成和保存息息相关.根据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近120口钻井的试油温度资料和296块岩石热导率的测试结果,获得了该区现今地温梯度、深部温度(1000~5000m埋深及烃源岩顶界面)及大地热流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该区热状态整体偏低(平均地温梯度为23.3℃/km,平均大地热流为47.3mW/m2),二叠纪的岩浆活动对现今地温场已无影响.不同埋深的地层温度表现出与地温梯度及大地热流相似的分布模式,即隆起区高、凹陷区低,这一展布特征受基底起伏和形态控制.烃源岩顶部温度表明,巴楚组、卡拉沙依组和良立塔格组等烃源岩层目前仍处于油气的有利保存状态;巴楚隆起、卡塔克隆起西北部和古城墟隆起东部的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则处于良好的油气保存状态,其他地区处于不利的油气保存状态.特别是,该区已探明的油气田往往位于相对高温区,并提出深部热流体的向上运移和聚集过程可能是造成异常高温的因素.这一发现表明盆地现今地温场特征与油气田分布具有良好的对应关系,可为今后油气勘探提供地热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645 / 656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U-Th)/He年龄约束下的塔里木盆地早古生代构造-热演化 [J].
邱楠生 ;
汪集暘 ;
梅庆华 ;
姜光 ;
陶成 .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12) :1669-1683
[2]   塔中隆起原油特征与成因类型 [J].
李素梅 ;
庞雄奇 ;
杨海军 ;
顾乔元 ;
韩剑发 ;
石磊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5) :635-642
[3]  
松辽盆地北部徐家围子断陷现今地温特征及其与天然气生成关系研究[J]. 周庆华,冯子辉,门广田.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2)
[4]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带油气突破领域与勘探方向 [J].
李丕龙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7, (05) :576-583+589
[5]  
鄂尔多斯盆地构造热演化史及其成藏成矿意义[J]. 任战利,张盛,高胜利,崔军平,肖媛媛,肖晖.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7(S1)
[6]   塔里木盆地中央隆起区油气勘探方向 [J].
何治亮 ;
陈强路 ;
钱一雄 ;
李慧莉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6, (06) :769-778
[7]   中国南方现今地热特征 [J].
袁玉松 ;
马永生 ;
胡圣标 ;
郭彤楼 ;
付孝悦 .
地球物理学报, 2006, (04) :1118-1126
[8]   塔里木盆地早-中二叠世岩浆作用过程及地球动力学意义附视频 [J].
杨树锋 ;
陈汉林 ;
冀登武 ;
厉子龙 ;
董传万 ;
贾承造 ;
魏国齐 .
高校地质学报, 2005, (04) :504-511
[9]   库车前陆盆地大地热流分布特征 [J].
王良书 ;
李成 ;
刘绍文 ;
李华 ;
徐鸣洁 ;
于大勇 ;
贾承造 ;
魏国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5, (04) :79-83
[10]   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地质热历史研究 [J].
李慧莉 ;
邱楠生 ;
金之钧 ;
杨海军 ;
李宇平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36-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