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沙化程度草原地下生物量及其环境因素特征

被引:22
作者
金云翔
徐斌
杨秀春
李金亚
马海龙
高添
于海达
机构
[1]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资源与农业区划研究所农业部农业信息技术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地下生物量; 草原沙化; 环境因素; 正蓝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812 [草地学、草原学];
学科分类号
090503 ; 0909 ;
摘要
为探讨草原沙化演替过程中地下生物量的变化规律,以内蒙古正蓝旗温性草原区为例,采用样地调查方法,研究了不同沙化程度草地地下生物量的垂直分布格局及其土壤环境特征。结果表明,1)草地地下生物量由土壤表层向深层急剧下降,总体呈"T"形分布,0~30cm土层地下生物量占总地下生物量的80%以上;随着草原沙化程度的加剧,地下生物量呈显著下降趋势(P<0.05),未沙化草地、轻度沙化草地、中度沙化草地、重度沙化草地的地下生物量平均密度分别为2 598.67,2 318.45,390.26,117.25g/m2。2)土壤温度随深度的增加而降低,30cm以下土壤温度基本保持稳定;沙化草地深层土壤含水量略高于表层含水量,未沙化草地土壤保水能力优于沙化草地。3)在草原沙化演替进程中,土壤理化性质发生了一系列变化,与未沙化草地相比砂粒含量显著增加(P<0.05),沙化草地砂粒含量占90%以上;温性草原土壤pH值总体属于中性,各类型沙化草地间差异不显著(P>0.05);随着沙化程度的加剧,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氮含量均值较未沙化草地显著下降(P<0.05)。
引用
收藏
页码:44 / 5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7 条
[1]   典型草原恢复演替过程中土壤性状动态变化研究 [J].
单贵莲 ;
初晓辉 ;
田青松 ;
马玉宝 ;
李临杭 ;
陈功 .
草业学报, 2012, 21 (04) :1-9
[2]   锡林郭勒草原地下生产力对生物量及环境因子的响应 [J].
戴诚 ;
康慕谊 ;
纪文瑶 ;
江源 .
中国草地学报, 2012, 34 (03) :54-60
[3]   呼伦贝尔沙质草地土壤理化特性的沙漠化演变规律及机制 [J].
赵哈林 ;
周瑞莲 ;
赵学勇 ;
张铜会 ;
王进 .
草业学报, 2012, 21 (02) :1-7
[4]   根钻不同取样法对估算根系分布特征的影响 [J].
刘凤山 ;
周智彬 ;
胡顺军 ;
杜海燕 ;
陈秀龙 .
草业学报, 2012, 21 (02) :294-299
[5]   青藏高原东部不同草地类型土壤养分的分布规律 [J].
顾振宽 ;
杜国祯 ;
朱炜歆 ;
索南吉 ;
张世虎 .
草业科学, 2012, 29 (04) :507-512
[6]   祁连山北坡天然草地地下生物量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J].
黄德青 ;
于兰 ;
张耀生 ;
赵新全 .
草业学报, 2011, 20 (05) :1-10
[7]   锡林郭勒盟草原沙化动态变化及驱动力分析——以正蓝旗为例 [J].
李金亚 ;
徐斌 ;
杨秀春 ;
金云翔 ;
李亚云 ;
张济 ;
赵莉娜 ;
李润林 .
地理研究, 2011, 30 (09) :1669-1682
[8]   不同保护和利用方式下羊草草原群落生物量及能量功能群构成的比较 [J].
高伟 ;
鲍雅静 ;
李政海 ;
梁存柱 ;
王海梅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0, (06) :132-136
[9]   草地土壤机械组成研究综述 [J].
张保刚 ;
梁慧春 .
辽宁农业科学, 2009, (06) :38-41
[10]   盐池县草地沙化演替过程中土壤理化特性的变化 [J].
许冬梅 ;
刘彩凤 ;
谢应忠 ;
王堃 .
水土保持研究, 2009, 16 (04) :85-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