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案件审理中商业道德的认定规则研究

被引:18
作者
吴太轩
史欣媛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
关键词
互联网; 新型不正当竞争; 商业道德; 行业规则; “非公益必要不干扰”规则;
D O I
10.19559/j.cnki.12-1387.2016.01.003
中图分类号
D922.294 [商业经济管理法令];
学科分类号
030107 ;
摘要
在《反不正当竞争法》的类型化条款已无法对互联网新型不正当竞争行为进行有效规制的大背景下,商业道德对于判断行为是否具有正当性发挥着重要作用。为使抽象的商业道德具体化,当前法官普遍适用既有的行业规则或创设"非公益必要不干扰"等新规则来认定商业道德。但是,法官未对援引的行业规则加以分析,创设的"非公益必要不干扰"规则不仅"公益"内涵模糊,且因未提及主观"恶意"而有悖相关法规之规定,这使得当前认定商业道德的规则饱受诟病。行业规则惟有在具有市场合理性,且行为违反的是行业规则的禁止性规定时,方可认定商业道德。此外,对于"非公益必要不干扰"规则应明晰"公益"之内涵,且强调"恶意"为其适用前提。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竞争法视野中互联网不当干扰行为的判断标准——兼评“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 [J].
周樨平 .
法学, 2015, (05) :92-104
[4]   网络不正当竞争认定中的公共利益考量 [J].
石必胜 .
电子知识产权, 2015, (03) :31-36
[5]   论互联网不正当竞争的“新边界” [J].
黄勇 .
电子知识产权, 2015, (Z1) :61-65
[6]   商业价值和消费者权益期待共赢——猎豹浏览器过滤优酷网广告不正当竞争案评析 [J].
杨扬 .
中国电信业, 2014, (12) :32-35
[8]   中国互联网不正当竞争案件发展实证分析 [J].
张钦坤 .
电子知识产权, 2014, (10) :26-37
[9]   互联网竞争的非公益必要不干扰原则 兼评百度诉360插标和修改搜索提示词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J].
石必胜 .
电子知识产权, 2014, (04) :30-37
[10]   不正当竞争行为的认定的逻辑与标准 [J].
张占江 .
电子知识产权, 2013, (11) :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