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基于流域尺度的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确定——以饮马河流域为例
被引:2
作者:
施枫芝
[1
]
迟宝明
[2
]
赵成义
[1
]
兰双双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荒漠与绿洲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2] 防灾科技学院
[3] 北京工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来源:
关键词: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
流域;
综合效益模型;
饮马河;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41.8 [地下水资源管理];
学科分类号:
0818 ;
081803 ;
摘要:
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确定与评价既是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的基础,又是水文地质学研究中的难点。为克服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以及对众多约束条件难以定量化计算的难点,本文从提高流域内整体水资源的利用率出发,综合考虑了流域水资源整体开发利用效益和生态环境需水,以及人工调蓄作用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作用,提出了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概念;论述了所提出概念的内涵;建立了由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水资源开发综合效益模型和可持续开采量优化模型组成的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的评价体系,将流域水循环模拟模型作为研究平台,以水资源开发的综合效益模型作为选优依据,以不同生态环境需水条件为约束条件,对施加其上的各种不同调控措施进行模拟,最后通过性价比的综合分析与评估,得到可持续开发方案下的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以吉林省饮马河流域为例展开实例应用,确定饮马河流域最满意的开发模式下,即水库高比例供水(水库供水4.850×10~8m3),保证河道适宜生态需水时,饮马河流域地下水可持续开采量为2.516×10~8m3/a。
引用
收藏
页码:353 / 360
页数:8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