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储层孔隙特征及影响因素

被引:59
作者
陈国俊 [1 ,2 ]
吕成福 [1 ]
王琪 [1 ]
杜贵超 [1 ,2 ]
陈吉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油气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珠江口盆地; 白云凹陷; 次生孔隙带; 孔隙演化; 沉积相带; 成岩作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岩石薄片、铸体薄片、荧光薄片、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压汞分析等手段,对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储层孔隙特征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储层的沉积环境、岩性特征和成岩演化过程对影响储层孔隙演化的因素进行了研究。该区储层孔隙类型主要为长石、硅质岩屑和早期碳酸盐胶结物溶蚀、溶解产生的粒间溶蚀孔隙和粒内溶蚀孔隙,在2 750~3 500m和3 800~4 600m深度发育有两个次生孔隙带。沉积相带的分异作用和成岩作用引起的孔喉变化是控制储层物性的主要因素。沉积相带的不同导致储层结构成熟度和成分成熟度的差异,甚至孔隙水的差异,进而导致储层的物性差异。压实作用和碳酸盐胶结作用使得原生孔隙急剧减小,但碳酸盐胶结物又增强了储层的抗压能力,为后期酸性流体溶蚀、溶解提供了空间和物质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566 / 57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珠江口盆地番禺低隆起第三系储层成岩作用及物性影响因素分析 [J].
陈国俊 ;
杜贵超 ;
张功成 ;
吕成福 ;
王琪 ;
陈吉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9, 20 (06) :854-861
[2]   珠江口盆地白云凹陷北坡—番禺低隆起天然气成因类型及其烃源探讨 [J].
何家雄 ;
陈胜红 ;
刘海龄 ;
刘士林 .
石油学报, 2009, 30 (01) :16-21
[3]   储层孔隙度预测与孔隙演化史模拟方法探讨——以辽河拗陷双清地区为例 [J].
孟元林 ;
姜文亚 ;
刘德来 ;
牛嘉玉 ;
孙洪斌 ;
肖丽华 ;
施尚明 ;
修洪文 .
沉积学报, 2008, (05) :780-788
[4]   鄂尔多斯盆地山2段砂岩储层的孔隙类型与孔隙结构 [J].
张满郎 ;
李熙喆 ;
谢武仁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8, (04) :480-486
[5]   准噶尔盆地腹部深埋储层次生孔隙成因机理研究 [J].
张福顺 ;
朱允辉 ;
王芙蓉 .
沉积学报, 2008, (03) :469-478
[6]   恩平凹陷恩平组下段成岩过程分析与储层动态评价 [J].
禚喜准 ;
王琪 ;
陈国俊 ;
李小燕 ;
张胜斌 .
沉积学报, 2008, (02) :257-264+282
[7]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始新统—下渐新统沉积特征 [J].
米立军 ;
张功成 ;
沈怀磊 ;
刘震 ;
郭瑞 ;
钟锴 ;
田继先 .
石油学报, 2008, (01) :29-34
[8]   珠江口盆地番禺气田沉积特征与成岩演化研究 [J].
于兴河 ;
姜辉 ;
施和生 ;
侯国伟 .
沉积学报, 2007, (06) :876-884
[9]   南海北部大陆边缘盆地深水区储层类型及沉积演化 [J].
何仕斌 ;
张功成 ;
米立军 ;
吴时国 .
石油学报, 2007, (05) :51-56
[10]   珠江口盆地深水区白云凹陷始新世洼陷结构研究 [J].
连世勇 ;
何敏 ;
庞雄 ;
申俊 ;
柳保军 ;
吴湘杰 .
石油学报, 2007, (03) :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