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盟数据可携权下涉他数据转移的问题研究

被引:5
作者
张建文
高宁宁
机构
[1] 西南政法大学民商法学院
关键词
数据可携权; 涉他数据; 社交平台; 非法收集; 隐私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5 []; DD912.1 [];
学科分类号
0301 ; 03 ;
摘要
欧盟数据可携权增强了数据主体对数据的控制力,但在行使数据可携权过程中,由于同一个数据包含多人的信息,使得数据可携权的行使受到一定限制,尤其表现在涉他数据的转移方面。涉他数据转移下第三人的信息面临着未经许可被社交平台或者第三方不当收集,对个人数据的安全构成威胁,侵犯第三人隐私。为了降低涉他数据转移中的风险,应实施双重身份验证程序;传输前取得关联第三人的同意;保证三方实体数据处理目的统一性,防止不当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4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1]  
大数据时代中国公民的隐私困境.[N].顾理平;.环球时报.2019,
[2]  
欧盟个人数据保护法上的数据可携权研究.[D].张哲.西南政法大学.2017, 10
[3]   社交媒体网络直播隐私侵权问题研究 [J].
华劼 .
兰州学刊, 2020, (05) :60-68
[4]   大数据时代被遗忘权本土化的考量——兼以与个人信息删除权的比较为视角 [J].
刘学涛 ;
李月 .
科技与法律, 2020, (02) :78-88
[5]   欧盟数据可携权的困境与本土化思考 [J].
刁胜先 ;
李絁芩 .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 32 (02) :68-77
[6]   个人信息收集:告知同意原则适用的限制 [J].
张新宝 .
比较法研究, 2019, (06) :1-20
[7]   从隐私权的立法与司法实践看新兴权利保护的综合方式 [J].
张建文 ;
高悦 .
求是学刊, 2019, 46 (06) :102-111
[8]   108号公约现代化与个人信息收集合法性依据的重构 [J].
程海玲 .
时代法学, 2019, 17 (06) :107-115
[10]   个人信息民法保护的模式选择 [J].
王成 .
中国社会科学, 2019, (06) :124-146+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