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孔充填模型的页岩储层吸附动力学特征分析

被引:14
作者
尹帅 [1 ,2 ,3 ]
丁文龙 [1 ,2 ,3 ]
刘建军 [4 ]
何建华 [1 ,2 ,3 ]
王濡岳 [1 ,2 ,3 ]
李昂 [1 ,2 ,3 ]
王莹莹 [5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能源学院
[2] 海相储层演化与油气富集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3] 页岩气资源战略评价国土资源部重点实验室中国地质大学
[4] 中国石油华北油田分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5] 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
关键词
微孔; 填充; 页岩; 甲烷; 吸附; 吸附热; 吸附熵;
D O I
10.16108/j.issn1006-7493.2014.04.015
中图分类号
O647.31 [吸附理论];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微孔填充是吸附质分子在吸附剂纳微孔隙中、较高平衡压力下表现出来的一种吸附特征,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热力学理论在确定吸附剂微观结构及吸附性能研究方面起到了巨大推动作用。基于此,该文重点探讨了甲烷在页岩中吸附时填充率θ、特征能量E、特征系数n、微分吸附功A、吸附热Q、吸附焓ΔH及吸附熵ΔS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特征系数n取1较为适当;温度升高特征能量E值略降,3组样品E值范围4.14~5.63 k J/mol;随着θ的不断增加,A,Q,|ΔH|及|ΔS|等参数值逐渐降低,各能量参数随吸附进行而发生较为规律的变化,无突变。结果认为,热力学参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TOC及Ro等参数的综合效应,受单一因素干扰性不强。将计算的Q及ΔS等热力学参数与四川盆地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的相应参数进行了对比,进一步表明四川盆地该套龙马溪组页岩具有巨大的页岩气勘探和开发潜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35 / 6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页岩孔隙结构对甲烷吸附能力的影响 [J].
侯宇光 ;
何生 ;
易积正 ;
张柏桥 ;
陈学辉 ;
王亿 ;
张建坤 ;
程春阳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2) :248-256
[2]   延长组陆相页岩含气量及其主控因素——以鄂尔多斯盆地柳坪171井为例 [J].
曾维特 ;
张金川 ;
丁文龙 ;
王香增 ;
朱定伟 ;
刘珠江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4, 25 (02) :291-301
[3]   川南地区龙马溪组页岩有利储层发育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蒲泊伶 ;
董大忠 ;
耳闯 ;
王玉满 ;
黄金亮 .
天然气工业, 2013, 33 (12) :41-47
[4]   中国页岩气勘探评价若干问题评述 [J].
王世谦 .
天然气工业, 2013, 33 (12) :13-29
[5]   高温高压条件下深部煤层气吸附行为 [J].
赵丽娟 ;
秦勇 ;
Geoff Wang ;
吴财芳 ;
申建 .
高校地质学报, 2013, 19 (04) :648-654
[6]   常规-非常规油气“有序聚集”理论认识及实践意义 [J].
邹才能 ;
杨智 ;
张国生 ;
侯连华 ;
朱如凯 ;
陶士振 ;
袁选俊 ;
董大忠 ;
王玉满 ;
郭秋麟 ;
王岚 ;
毕海滨 ;
李登华 ;
武娜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1) :14-25+27+26
[7]   四川盆地焦石坝页岩气田形成与富集高产模式 [J].
郭彤楼 ;
张汉荣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14, 41 (01) :28-36
[8]   海相页岩和陆相页岩等温吸附特性及控制因素 [J].
高和群 ;
曹海虹 ;
丁安徐 ;
龚月 ;
李陈 ;
叶建国 ;
岳小金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13, 24 (06) :1290-1297
[9]   页岩气等温吸附量及等量吸附热研究 [J].
尹帅 ;
单钰铭 ;
郑莲慧 ;
谢润成 ;
王磊 .
科学技术与工程, 2013, 13 (29) :8572-8578
[10]   川南下寒武统筇竹寺组页岩储集空间定量表征 [J].
王道富 ;
王玉满 ;
董大忠 ;
王世谦 ;
黄金亮 ;
黄勇斌 ;
王淑芳 ;
李新景 .
天然气工业, 2013, 33 (07)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