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西北部红三旱地区始新世—渐新世砂岩物源分析

被引:9
作者
刘欢
刘永江
袁四化
计桂霞
李伟民
机构
[1] 吉林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基金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
关键词
物源分析; 骨架矿物成分; 山体隆升; 柴达木盆地; 阿尔金山;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4.614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柴达木盆地西部红三旱一号三高点上、下干柴沟组砂岩的骨架矿物成分的模式分析显示,始新统—渐新统砂岩的源区主要为再旋回造山带。根据古水流推断物源区主要为阿尔金山。结合上、下干柴沟组砂岩成分模式分析的标准偏差对比和骨架矿物成分平均含量的变化特征,认为渐新世时(上干柴沟组)阿尔金山存在一期隆升事件。
引用
收藏
页码:100 / 10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底界时代及识别标志 [J].
朱筱敏 ;
康安 ;
康强 .
西安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5) :13-16+6
[2]   沉积物粒度分析在阿尔金山隆升研究中的应用 [J].
王亚东 ;
刘永江 ;
常丽华 ;
ANDREA B.Rieser ;
计桂霞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5, (02) :155-162
[3]   柴达木盆地西北缘古近系磁性年代研究进展 [J].
孙知明 ;
杨振宇 ;
葛肖虹 ;
裴军令 ;
郭新传 ;
李伟民 ;
马志强 ;
徐树金 .
地质通报, 2004, (Z2) :899-902
[4]   青藏高原北缘山脉隆升时限的同位素证据 [J].
陈正乐 ;
王小凤 ;
冯夏红 ;
王长秋 ;
刘健 .
吉林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2003, (03) :270-275
[5]   阿尔金山北段阿克塞—当金山口一带新生代山体抬升和剥蚀的裂变径迹证据 [J].
王瑜 ;
万景林 ;
李齐 ;
王非 ;
王二七 .
地质学报, 2002, (02) :191-198
[6]   柴达木盆地北缘30Ma左右的去顶剥蚀作用——40Ar/39Ar热年代学定量制约 [J].
王非 ;
罗清华 ;
李齐 ;
万景林 ;
郑德文 ;
李大明 ;
王瑜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228-230
[7]   阿尔金山北段晚新生代山体抬升的裂变径迹证据 [J].
万景林 ;
王瑜 ;
李齐 ;
王非 ;
王二七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1, (04) :222-224
[8]   新生代阿尔金山脉隆升历史的裂变径迹证据 [J].
陈正乐 ;
张岳桥 ;
王小凤 ;
陈宣华 ;
Washburn Z. ;
Arrowsmith J. .
地球学报, 2001, (05) :413-418
[9]   中国西部的大陆构造格架 [J].
葛肖虹 ;
任收麦 ;
刘永江 ;
刘俊来 ;
潘宏勋 .
石油学报, 2001, (05) :1-5+7
[10]   柴北缘榴辉岩的峰期和退变质年龄:来自U-Pb及Ar-Ar同位素测定的证据 [J].
张建新 ;
杨经绥 ;
许志琴 ;
张泽明 ;
陈文 ;
李海兵 .
地球化学, 2000, (03) :217-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