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山矿田斑岩型铀矿床地球化学特征及成矿机制探讨

被引:26
作者
邵飞 [1 ]
范衡 [2 ]
夏菲 [3 ]
邹茂卿 [1 ]
潘家永 [3 ]
何丹丹 [1 ]
机构
[1] 核工业研究所
[2] 核工业南昌高级技工学校
[3]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稀土元素; 微量元素; C,O同位素; 斑岩型铀矿床; 成矿机制; 相山矿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9.14 [铀];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相山矿田北部多数铀矿床在时空和成因上与超浅成侵入相的花岗斑岩密切相关,可归属为斑岩型铀矿床。以横涧—岗上英、沙洲矿床为例,通过稀土元素、微量元素及C,O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探讨铀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流体演化及成矿机制。研究表明,相山矿田火山岩系具同源性,是陆壳物质熔融的产物,火山岩浆在通向地表途中受到高度分馏的结晶作用,成矿物质铀与高场强元素优先富集于最晚期岩浆热液中,为铀成矿提供了物质基础,岩浆热液与岩石相互作用形成了广泛的矿前期蚀变,也促成了其演化为富含F,Cl,CO2等挥发分的成矿流体,矿石中HREE,Pb,Zn,Mo的高度富集,说明成矿温度大致为200~250℃。C,O同位素特征预示了幔源物质参与了铀成矿作用,CO2脱气作用是成矿物质卸载的机制之一,花岗斑岩内外接触带及斑岩侵位正前方、正上方构造破碎带、不同岩性界面是矿质卸载的有利场所。
引用
收藏
页码:308 / 314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斑岩型矿床——非传统矿产资源研究的重要对象 [J].
张寿庭 ;
赵鹏大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11, 36 (02) :247-254
[2]   相山铀矿田火山岩浆期后成矿热液系统 [J].
邵飞 ;
徐恒力 ;
邹茂卿 .
铀矿地质, 2009, 25 (03) :137-143+183
[3]   江西省相山矿田横涧-岗上英矿床构造控矿特征分析 [J].
张鸿 ;
陈正乐 ;
杨农 .
地质力学学报, 2009, 15 (01) :36-49
[4]   中国火山岩型铀矿的主要地质特征 [J].
方锡珩 .
铀矿地质, 2009, 25 (02) :98-104
[5]   相山矿田斑岩型铀矿成矿作用及深入找矿 [J].
邵飞 ;
邹茂卿 ;
何晓梅 ;
李梅 .
铀矿地质, 2008, (06) :321-326+346
[6]   相山铀矿田成矿物质来源探讨 [J].
邵飞 ;
陈晓明 ;
徐恒力 ;
唐湘生 ;
邹茂卿 ;
胡茂梅 ;
何晓梅 .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1) :39-44+80
[7]   江西相山邹家山-石洞断裂带及其控矿作用 [J].
魏祥荣 ;
林舸 ;
龙期华 ;
周叶 .
铀矿地质, 2006, (05) :281-289
[8]   华南白垩—第三纪地壳拉张与铀成矿的关系 [J].
胡瑞忠 ;
毕献武 ;
苏文超 ;
彭建堂 ;
李朝阳 .
地学前缘, 2004, (01) :153-160
[9]   相山铀矿田铀源的地球化学证据 [J].
孙占学 .
矿物学报, 2004, (01) :19-24
[10]   江西相山铀矿田东西向隐伏构造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J].
邱爱金 .
地质论评, 2001, (06) :637-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