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辅助含酶反胶束体系后萃大豆蛋白的研究

被引:3
作者
时冬梅
陈复生
刘海远
武秋颖
机构
[1] 河南工业大学粮油食品学院
关键词
反胶束; 超声波; 后萃; 大豆蛋白;
D O I
10.13684/j.cnki.spkj.2011.03.034
中图分类号
TQ936.2 [各种蛋白质];
学科分类号
083202 ;
摘要
将超声波技术应用于大豆蛋白质的后萃过程中,采用单因素实验法,考察了KCl浓度、超声温度、缓冲溶液pH、超声时间、超声功率、乙醇浓度等6因素对大豆蛋白后萃率的影响,并采用了响应面分析法的Box-Benhnken中心组合设计进行实验设计,确定了大豆蛋白后萃取的理想工艺条件,即KCl浓度为1.51mol/L、超声温度45℃、pH9.52、超声时间31.65min、超声功率240W、乙醇浓度为0.38%,最终大豆蛋白的后萃率达到(93.78±0.35)%。
引用
收藏
页码:183 / 188+192 +19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响应面法优化超声波提取灵武长枣中三萜类化合物的研究 [J].
胡云峰 ;
姜晓燕 ;
崔翰元 ;
张珂 .
食品工业科技, 2010, 31 (05) :260-263
[2]   超声波辅助AOT反胶束体系后萃大豆蛋白的研究 [J].
程小丽 ;
陈复生 ;
李里特 ;
刘慧 ;
辛颖 .
食品与机械, 2009, 25 (05) :71-74
[3]   反胶束萃取大豆蛋白反萃取过程的动力学研究 [J].
高亚辉 ;
陈复生 ;
赵俊廷 ;
王海 .
农业工程学报, 2007, (07) :206-211
[4]  
天然产物提取工艺学.[M].徐怀德主编;.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6,
[5]  
食品检验与分析.[M].黄伟坤 编著.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3,
[6]  
Ultrasound-assisted emulsification–microextraction of phenolic preservatives in water.[J].Jorge Regueiro;Maria Llompart;Elefteria Psillakis;Juan C. Garcia-Monteagudo;Carmen Garcia-Jares.Talanta.2009, 5
[7]  
Comparison of pH-dependent sonodisruption of re-assembled casein micelles by 35 and 130<ce:hsp sp="0.25"/>kHz ultrasounds.[J].Ashkan Madadlou;Mohammad Ebrahimzadeh Mousavi;Zahra Emam-Djomeh;Mohammadreza Ehsani;David Sheehan.Journal of Food Engineering.2009,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