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MOOC的内涵及其主体观、知识观和学习观

被引:18
作者
黄小强 [1 ]
柯清超 [2 ]
机构
[1] 广东电网公司教育培训评价中心
[2] 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
关键词
cMOOC; 关联主义; 自组织; 后现代主义课程论;
D O I
10.15881/j.cnki.cn33-1304/g4.2014.02.007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cMOOC是关联主义学习理论与开放教育理念在网络学习与非正式学习领域的实践发展,体现了后现代主义课程范式,对传播、分享与创新知识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通过分析、提取和总结国外学者早期对MOOC的表述,结合cMOOC的字面意义初步提出了cMOOC的描述性定义,进而分析了cMOOC与OCW、传统网络课程之间的区别;然后分析了cMOOC的差异性、自治性、交互性或关联性、开放性、参与性、生成性特征;最后基于关联主义学习理论、自组织理论与后现代主义课程论视角解析了cMOOC的主体观、知识观与学习观。结论是cMOOC主张交往、对话、理解与包容的关系型主体观;主张将知识看成是主体间协商对话的结果,倡导知识的境脉性、流变性与网络化;主张学习就是持续地创建个人知识网络的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48 / 5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   关联主义与新建构主义:从连通到创新 [J].
王竹立 .
远程教育杂志, 2011, 29 (05) :34-40
[2]   新建构主义:网络时代的学习理论 [J].
王竹立 .
远程教育杂志, 2011, 29 (02) :11-18
[3]   CSCL环境中基于对话学习理论的教学设计 [J].
柴少明 ;
赵建华 .
电化教育研究, 2008, (04) :47-51
[4]   生成性课程:一种基于生成性思维的课程形态 [J].
赵文平 .
全球教育展望, 2007, (12) :18-24
[5]   主体间性视野下的课堂教学 [J].
康伟 .
集美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 2006, (01) :57-60
[6]   非正式学习——e-Learning研究与实践的新领域 [J].
余胜泉 ;
毛芳 .
电化教育研究, 2005, (10) :19-24
[7]   从本质主义到生成性思维——课程探究逻辑的后现代转换 [J].
郝德永 .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05) :71-75
[8]   西方近代认识论论纲:理性主义与经验主义 [J].
周晓亮 .
哲学研究, 2003, (10) :48-53+97
[9]  
后现代高校课程评估体系研究[D]. 王欢欢.苏州大学 2008
[10]  
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研究[D]. 于泽元.西南师范大学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