醋糟纤维素分解菌的筛选与环境适应性研究

被引:7
作者
杨运克
朱咏莉
李萍萍
机构
[1] 现代农业装备与技术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江苏省重点实验室/江苏大学农业工程研究院
关键词
纤维素分解菌; 醋糟; 分离筛选;
D O I
10.15889/j.issn.1002-1302.2009.06.031
中图分类号
S141.4 [堆肥、沤肥];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以羧甲基纤维素钠(CMC)培养基为基础培养基,从林地土壤、已经堆肥处理的锯末和醋糟、未经堆肥的新鲜醋糟样品中初步分离筛选出13株菌株。通过采用纤维素刚果红染色法测定其相对酶活力,进一步得到3株(分别命名为SL02、SL04和SL10)分解纤维素能力较强的菌株。对这3株菌株分别进行温度、碳源、氮源和酸碱度的适应性研究,结果表明:SL10菌株的适宜生长温度为28℃左右,SL02、SL04菌株则分别为28~31℃和25~31℃。醋糟和麸皮的不同配比对菌株的生长影响较大,SL02菌株的适宜配比为2∶3,SL02和SL10菌株则分别为1∶4或0∶5;以NH4NO3作为氮源,3株菌株均表现出较高的酶活性;SL04菌株生长的适宜pH值为6左右,SL02和SL10菌株生长适宜的pH值为8~9。
引用
收藏
页码:410 / 412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二氧化硅凝胶葡萄糖传感器上羟甲基纤维素酶活性测定 [J].
干宁 ;
徐伟民 ;
周雄 ;
王志颖 .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7, (03) :93-97
[2]   不同物质调节醋糟基质理化性状分析及其应用效果 [J].
李萍萍 ;
胡永光 ;
赵玉国 ;
陈勇 ;
李国权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1) :3146-3147+3149
[3]   醋糟基质添加不同配合物的蔬菜栽培效果研究 [J].
胡永光 ;
李萍萍 ;
袁俊杰 ;
陈明磊 ;
杨明铭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10) :2896-2897+3019
[4]   Ferment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vinegar residue and some natural materials [J].
Liu Jian Yang JichuInstitute of Biochemical Engineering Department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Tsinghua University Beijing P R China .
Forestry Studies in China, 2006, (03) :22-25
[5]   产纤维素酶细菌的选育 [J].
王锐萍 ;
周婉 ;
李晓玲 .
中国酿造, 2006, (05) :27-29
[6]   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筛选及其环境适应性初步研究 [J].
孙晓华 ;
罗安程 .
科技通报, 2005, (02) :236-241
[7]   醋渣培养基配比对蛋白质富化的影响研究 [J].
王素萍 ;
赵建国 .
粮食与饲料工业, 2004, (11) :29-30
[8]   猴头菌醋糟高产配方筛选及营养利用规律研究 [J].
张福元 ;
阎永亮 ;
吴海花 .
食用菌学报, 2002, (01) :28-35
[9]   一种纤维素分解菌鉴别培养基 [J].
叶姜瑜 .
微生物学通报, 1997, (04) :251-252
[10]  
工业微生物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岑沛霖,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