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西部红粘土岩石磁学性质及其指示的亚洲内陆中中新世气候变化特征

被引:16
作者
赵辉 [1 ,2 ]
强小科 [1 ]
敖红 [1 ]
徐新文 [1 ]
孙玉芳 [1 ,2 ]
陈艇 [1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黄土与第四纪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中中新世大暖期; 庄浪; 红粘土; 岩石磁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P318.4 [岩石磁性及古地磁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070801 ;
摘要
对黄土高原西部序浪红粘土进行详细岩石磁学分析表明,沉积物磁性由磁铁矿和赤铁矿主导,并且含有一定量的磁赤铁矿。中中新世大暖期红粘土中磁铁矿、磁赤铁矿含量显著升高;中中新世大暖期前后红粘土中的磁铁矿含量相对较低,赤铁矿相对含量较高,但并未显示较强的磁赤铁矿信息。磁性矿物的整体粒径表现为以SP,SD和PSD颗粒为主,MD颗粒较少。庄浪红粘土磁化率在16.5~13.8Ma出现峰值,与当时的夏季风强盛、降水丰富、成壤作用较强造成的亚铁磁性矿物相对含量增加密切相关。在全球气候变暖的中中新世大暖期,综合庄浪岩石磁学特征以及陆地和海洋的其他证据可以推测当时东亚冬、夏季风可能同时增强。
引用
收藏
页码:690 / 699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1]   澳大利亚黄土磁学性质及环境意义 [J].
刘秀铭 ;
马明明 ;
PHesse ;
吕镔 ;
汤德平 ;
郭雪莲 ;
陈家胜 .
第四纪研究, 2011, 31 (05) :837-848
[2]  
New eolian red clay sequence on the western Chinese Loess Plateau linked to onset of Asian desertification about 25 Ma ago[J]. QIANG XiaoKe1, AN ZhiSheng1, SONG YouGui1, CHANG Hong1, SUN YouBin1, LIU WeiGuo1, AO Hong1, DONG JiBao1, FU ChaoFeng2, WU Feng1, LU FengYan1, CAI YanJun1, ZHOU WeiJian1, CAO JunJi1, XU XinWen1 & AI Li1 1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Loess and Quaternary Geology (SKLLQG), Institute of Earth Environ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Xi’an 710075, China;2 Key Laboratory of Weste
[3]   新疆伊犁地区典型黄土磁学特征及其环境意义初探 [J].
夏敦胜 ;
陈发虎 ;
马剑英 ;
金明 ;
王训明 ;
贾佳 ;
魏海涛 ;
刘现彬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5) :902-910
[4]   西昆仑山黄土的岩石磁学特征及其磁化率增强机制 [J].
昝金波 ;
杨胜利 ;
方小敏 ;
李香钰 ;
王九一 ;
张涛 .
第四纪研究, 2010, 30 (01) :46-53
[5]   耀县黄土记录的全新世东亚冬夏季风非同步演化 [J].
贾佳 ;
夏敦胜 ;
魏海涛 ;
刘秀铭 ;
汪海斌 ;
金明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966-975
[6]   黄土古气候变化趋势与青藏高原隆升关系初探 [J].
刘秀铭 ;
毛学刚 ;
丁仲礼 ;
吕镔 ;
郭雪莲 ;
陈渠 ;
陈家胜 ;
贾佳 ;
杨善林 ;
Hesse Paul ;
陈发虎 .
第四纪研究, 2009, 29 (05) :988-999
[7]   南海北部中新世以来粘土矿物特征及东亚古季风记录 [J].
万世明 ;
李安春 ;
胥可辉 ;
尹学明 .
地球科学(中国地质大学学报), 2008, (03) :289-300
[8]   磁铁矿和磁赤铁矿磁化率的温度和频率特性及其环境磁学意义 [J].
刘青松 ;
邓成龙 ;
潘永信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955-962
[9]   泥河湾盆地大长梁剖面河湖相沉积序列的细腰磁滞回线性质及其环境意义 [J].
敖红 ;
刘彩彩 ;
邓成龙 .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1072-1080
[10]   中国黄土和阿拉斯加黄土磁化率气候记录的两种模式探讨 [J].
刘秀铭 ;
夏敦胜 ;
刘东生 ;
丁仲礼 ;
陈发虎 ;
JEBegt .
第四纪研究, 2007, (02) :21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