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奉节—云阳的低阶地与地壳运动、河谷深槽与古洪水的新解释

被引:11
作者
张年学
李晓
李守定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北京
[3] 北京
关键词
地壳运动; 低阶地; 深槽; 古洪水; 新解释; 三峡库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8.2 [];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前人对三峡工程库区地壳运动与阶地类型的研究结果认为是间歇性抬升和基座阶地。文章从滑坡研究入手,对奉节白衣庵滑坡前沿深切古河湾中保存良好阶地的第四纪不同岩性沉积物的沉积关系、沉积年代、沉积气候等进行了重点研究;对云阳宝塔—鸡扒子滑坡及其附近的汤溪河口阶地与类型、阶(台)地沉积关系、沉积年代与成因、岩性等进行了对比分析;另外,对奉节白衣庵和云阳宝塔—鸡扒子两滑坡与河谷发育、深切河槽的发育关系、形成时代进行了讨论;同时还对旧县坪、故陵滑坡的发生年龄与其上阶地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峡区西云阳—奉节一带T1和T2阶地均为内叠(嵌入)阶地,地壳运动在最近50万年期间有4次上升,3次下降,在总体呈上升的背景下,近12万年期间升降幅度较前降低,频度则增加。此外,还讨论了与地壳运动、阶地形成有关的滑坡与河谷发育关系,发现深切河槽的形成时间是30万年前的MIS9早中期;白衣庵、宝塔、旧县坪等大滑坡均是河谷深槽形成后发生的;证实“40~30kaB·P.的高温大降水”时期是古洪水发生期外,还存在更早期的古洪水沉积。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7
页数:14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长江三峡深槽沉积的研究 [J].
杨达源 ;
李徐生 ;
任黎秀 ;
张建新 ;
葛兆帅 ;
王爱军 ;
陈可锋 .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501-505+602
[2]   晚更新世晚期以来的长江上游古洪水记录 [J].
葛兆帅 ;
杨达源 ;
李徐生 ;
任朝霞 .
第四纪研究, 2004, (05) :555-560
[3]   中国黄土高原西部马兰黄土记录的MIS3气候特征与全球气候记录的对比研究 [J].
陈一萌 ;
饶志国 ;
张家武 ;
陈兴盛 .
第四纪研究, 2004, (03) :359-365
[4]   青藏高原末次快速隆升与“亚澳”陨击事件 [J].
葛肖虹 ;
任收麦 ;
刘永江 ;
吴光大 ;
袁四化 .
第四纪研究, 2004, (01) :67-73
[5]   长江三峡坝区河谷深槽的地貌特征及其成因 [J].
杨达源 ;
李徐生 ;
柯贤坤 ;
周旅复 ;
陈德基 ;
杨天民 ;
薛果夫 .
地理学报, 2002, (05) :547-552
[6]   40-30kaBP青藏高原及邻区高温大降水事件的特征、影响及原因探讨 [J].
施雅风 ;
贾玉连 ;
于革 ;
杨达源 ;
范云崎 ;
李世杰 ;
王云飞 .
湖泊科学, 2002, (01) :1-11
[7]   黄土高原35万年来冬、夏季风变化周期的差异——陆生蜗牛化石的证据 [J].
吴乃琴 ;
裴云鹏 ;
吕厚远 ;
D.D.Rousseau .
第四纪研究, 2001, (06) :540-550
[8]   试用阶地纵剖面线图分析长江三峡地区的地壳运动 [J].
陈宝冲 .
科技导报, 1996, (11) :12-13
[9]   古洪水调查初探 [J].
张建新,丁贤荣 .
江苏地质, 1995, (04) :209-212
[10]   河流水位变幅是影响阶地划分与新构造分析的重要因素——以长江三峡段为例 [J].
谢明 .
地理学报, 1991, (03) :353-3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