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GGE/TGGE技术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17
作者
周琳 [1 ]
张晓君 [2 ]
李国勋 [1 ]
张杰 [3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2] 上海交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3]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植物病虫害生物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变性梯度凝胶电泳; 温度梯度凝胶电泳; 土壤; 16S rDNA; 微生物分子生态学;
D O I
10.13560/j.cnki.biotech.bull.1985.2006.05.016
中图分类号
S154.3 [土壤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传统的微生物生态学研究方法只限于环境样品中极少部分(0.1% ̄1%)可培养的微生物类群,极大程度地限制了对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的研究。综述了以16S rDNA为主要研究对象的DGGE/TGGE(Denaturing gradientgel electrophoresis,DGGE/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TGGE)技术原理,以其为主要手段结合PCR扩增、克隆建库、序列测定以及种系分析对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研究的最新动态。DGGE/TGGE技术极大地推动了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的发展,同时也为实际问题的诊断、作物生长跟踪监测等提供了技术支撑,在土壤微生物分子生态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7 / 7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秸秆还田后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变化的初步研究 [J].
赵勇 ;
李武 ;
周志华 ;
张晓君 ;
潘迎捷 ;
赵立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6) :1114-1118
[2]   稻秸对土壤细菌群落分子多态性的影响 [J].
卜元卿 ;
黄为一 .
土壤学报, 2005, (02) :270-277
[3]   红树林土壤细菌群落16SrDNAV3片段PCR产物的DGGE分析 [J].
王岳坤 ;
洪葵 .
微生物学报, 2005, (02) :198-201
[4]  
冯炘,宋文华,戴树桂.假单胞菌AEBL3对土壤中呋喃丹的生物降解[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06)
[5]  
冯炘,宋文华,戴树桂.假单胞菌AEBL3对土壤中呋喃丹的生物降解[J].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2003(06)
[6]   非培养方法在土壤微生物生态学研究中的应用 [J].
张汉波 ;
段昌群 ;
屈良鹄 .
生态学杂志, 2003, (05) :131-136
[7]  
Matthew J. Hoostal,George S. Bullerjahn,R. Michael L. McKay.Molecular assessment of the potential for <Emphasis Type="Italic">in situ bioremediation of PCBs from aquatic sediments[J].Hydrobiologia,2002
[8]  
Gerard Muyzer,Kornelia Smalla.Application of 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DGGE) and temperature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 (TGGE) in microbial ecology[J].Antonie van Leeuwenhoek,19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