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北—川东南志留系层序格架下的沉积体系演化特征及有利区带预测

被引:37
作者
朱志军 [1 ,2 ]
陈洪德 [1 ]
林良彪 [1 ]
侯明才 [1 ]
陈安清 [1 ]
钟怡江 [1 ]
机构
[1] 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2] 东华理工大学地球科学与测绘工程学院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关键词
黔北—川东南; 志留系; 层序地层; 沉积体系; 高位体系域;
D O I
10.14027/j.cnki.cjxb.2010.02.013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黔北—川东南志留系受加里东运动抬升剥蚀仅残留中、下统地层,通过大量钻井及野外露头资料的沉积学研究,应用层序地层学方法,划分出8个三级层序,其中下志留统龙马溪组2个(SSQ1~SSQ2),石牛栏组或小河坝组2个(SSQ3~SSQ4),中下志留统韩家店组4个(SSQ5~SSQ8),识别出三角洲、陆棚、碳酸盐台地3类沉积体系,在等时地层格架中探讨了各沉积体系特征及其平面展布。通过层序地层划分对比及有利沉积相带研究,指出了两类有利储集层:一类为台地浅滩相和台地前缘斜坡相礁滩型生物灰岩、颗粒灰岩储层,主要发育于石牛栏期三级层序SSQ3和SSQ4的高位体系域,纵向上分布于石牛栏组中、上部,横向上分布于研究区南部叙永—习水—观音桥一带;另一类为浅水陆棚碎屑岩储层,主要发育于小河坝期三级层序SSQ4高水位体系域,横向上分布于南川—石柱—利川等地。
引用
收藏
页码:243 / 25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黔中隆起及其南北斜坡区天然气勘探前景 [J].
许国明 ;
王国司 ;
石国山 .
贵州地质, 2008, (02) :81-85
[2]   湘西、黔北地区志留系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J].
李双建 ;
肖开华 ;
沃玉进 ;
龙胜祥 ;
蔡立国 .
现代地质, 2008, (02) :273-280
[3]   四川盆地页岩气成藏地质条件 [J].
张金川 ;
聂海宽 ;
徐波 ;
姜生玲 ;
张培先 ;
汪宗余 .
天然气工业, 2008, (02) :151-156+179
[4]   中上扬子地区海相油气勘探前景 [J].
陈洪德 ;
庞林 ;
倪新锋 ;
郝毅 .
石油实验地质, 2007, (01) :13-18
[5]   川南下志留统石牛栏组沉积体系与岩相古地理 [J].
马东洲 ;
陈洪德 ;
朱利东 ;
林良彪 .
成都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3) :228-232
[6]   黔北地区志留系层序地层格架与油气勘探前期分析 [J].
张丛 ;
聂瑞贞 .
新疆地质, 2006, (02) :161-164
[7]   四川盆地志留系层序地层及有利储集层分布 [J].
张林 ;
魏国齐 ;
郭英海 ;
汪泽成 ;
吴世祥 ;
沈珏红 .
天然气工业, 2005, (05) :6-8+1
[8]   四川地区早志留世岩相古地理 [J].
郭英海 ;
李壮福 ;
李大华 ;
张天模 ;
汪泽成 ;
余继峰 ;
奚砚涛 .
古地理学报, 2004, (01) :20-29
[9]   川滇黔桂地区志留纪构造-岩相古地理 [J].
万方 ;
许效松 .
古地理学报, 2003, (02) :180-186
[10]   四川盆地南部志留系碳酸盐灰泥丘成因与储集性 [J].
杨晓萍 ;
张宝民 ;
柳少波 .
海相油气地质, 2002, (04) :26-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