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发重庆中西部暴雨的西南低涡特征分析

被引:33
作者
翟丹华 [1 ]
刘德 [1 ]
李强 [1 ]
王中 [2 ]
机构
[1] 重庆市气象台
[2] 重庆市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
关键词
西南低涡; 暴雨; 环流特征; 低空急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1980-2008年探空资料和地面自动站资料,对重庆中西部西南低涡暴雨个例进行统计和合成分析。结果表明,重庆中西部西南低涡暴雨是在高空急流、高空槽、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和西南低涡相互作用下产生的。对西南低涡的结构研究表明,高层以散度辐散为主,700 hPa附近为气旋性旋转,800 hPa及以下以辐合为主,且700 hPa正涡度中心南侧由于低层辐合、高层辐散抽吸的共同作用造成的上升运动更显著,这一区域恰恰对应暴雨落区。分析v分量发现,暴雨落区主要位于南北风最大值中心连线附近,或其连线北侧等值线密集区,对重庆暴雨预报具有指示意义。分析低空急流和水汽条件表明,重庆地区充沛的水汽输送为暴雨的产生提供了有利条件,孟加拉湾是主要水汽源地。
引用
收藏
页码:140 / 147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1]   引发四川盆地东部暴雨的西南低涡结构特征研究 [J].
江玉华 ;
杜钦 ;
赵大军 ;
何跃 ;
李江 .
高原气象 , 2012, (06) :1562-1573
[2]   影响云南的西南低涡统计特征 [J].
梁红丽 ;
段旭 ;
符睿 ;
郭荣芬 .
高原气象, 2012, 31 (04) :1066-1073
[3]   青藏高原低涡活动对降水影响的统计分析 [J].
郁淑华 ;
高文良 ;
彭骏 .
高原气象, 2012, 31 (03) :592-604
[4]   西南低涡研究综述 [J].
何光碧 .
气象, 2012, 38 (02) :155-163
[5]   引发暴雨的西南低涡特征分析 [J].
康岚 ;
郝丽萍 ;
牛俊丽 .
高原气象 , 2011, (06) :1435-1443
[6]   一次西南低涡暴雨过程的诊断分析与数值模拟 [J].
赵大军 ;
江玉华 ;
李莹 .
高原气象, 2011, 30 (05) :1158-1169
[7]   东移西南低涡空间结构的气候学特征 [J].
潘旸 ;
李建 ;
宇如聪 .
气候与环境研究, 2011, 16 (01) :60-70
[8]   三个模式对2008年夏半年西南区降水预报效果的检验 [J].
公颖 ;
王叶红 ;
赖安伟 .
高原气象, 2010, 29 (06) :1441-1451
[9]   高原涡诱生西南涡特大暴雨成因的个例研究 [J].
赵玉春 ;
王叶红 .
高原气象, 2010, 29 (04) :819-831
[10]   2000—2007年夏季青藏高原低涡切变线观测事实分析 [J].
何光碧 ;
高文良 ;
屠妮妮 .
高原气象, 2009, 28 (03) :549-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