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达木盆地大浪滩梁ZK05钻孔的磁性地层研究

被引:22
作者
施林峰 [1 ]
郑绵平 [1 ]
李金锁 [1 ]
王有德 [2 ]
侯献华 [1 ]
马妮娜 [1 ]
机构
[1]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资源研究所,盐湖与热水资源研究发展中心,国土资源部盐湖资源与环境重点实验室
[2] 青海省柴达木综合地质勘查大队
关键词
柴达木盆地; 大浪滩; 梁ZK05; 磁性地层; 阿尔金山隆升; 年代框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39.3 [磁性地层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3 ;
摘要
本文展示了柴达木盆地西北地区大浪滩盆地梁ZK05钻孔上部330m岩芯的最新磁性地层结果。梁ZK05钻孔的磁极性序列记录了4个正极性亚时,分别对应于布容期、Jaramillo、Cobb Mountain和Olduvai。磁极性序列底部未出现Reunion亚时,其年代应小于2128ka,B/M界限深度位于94m。根据钻孔的平均沉积速率,我们推算出钻孔最顶部的年代为111ka,钻孔在330m深度的年代为2046ka。由此可知,钻孔330m以下的卵砾石层沉积的结束年代为2Ma,代表阿尔金山的这次强烈隆升应早于2Ma,与青藏运动B幕相当,其启始时间为2.6Ma,结束时间大致为2Ma。另外,梁ZK05钻孔记录了3次极性漂移事件,位于51~58m、207.5~212m和249~252m,分别对应于Calabrian Ridge2(515~525ka)、Gardar(1465~1485ka)和Gilsa(1567~1575ka)。我们在沈振枢等人(1993)的8个钻孔磁性柱基础上,加上梁ZK05钻孔和ZK02钻孔的磁极性序列,辅以最新的国际标准磁极性年表,建立了柴达木盆地最新的磁性地层年代框架。
引用
收藏
页码:1631 / 16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3 条
[1]   柴达木盆地中、新生代构造演化及其对油气的控制 [J].
吴光大 ;
葛肖虹 ;
刘永江 ;
袁四化 ;
巩庆林 ;
陈言忠 ;
沈亚 .
世界地质, 2006, (04) :411-417
[2]   青藏高原多期次隆升的环境效应 [J].
葛肖虹 ;
任收麦 ;
马立祥 ;
吴光大 ;
刘永江 ;
袁四化 .
地学前缘, 2006, (06) :118-130
[3]   罗布泊盐湖钾盐矿床调查科研进展与开发现状 [J].
王弭力 ;
刘成林 ;
焦鹏程 .
地质论评, 2006, (06) :757-764
[4]   中国钾盐地质资源现状与找钾方向初步分析 [J].
郑绵平 ;
齐文 ;
张永生 .
地质通报, 2006, (11) :1239-1246
[5]   阿尔金山脉新生代隆升-剥露过程 [J].
陈正乐 ;
宫红良 ;
李丽 ;
王小凤 ;
陈柏林 ;
陈宣华 .
地学前缘, 2006, (04) :91-102
[6]   阿尔金山脉新生代剥露历史——前陆盆地沉积记录 [J].
陈正乐 ;
刘健 ;
孙知明 ;
王小凤 ;
裴军令 ;
宫红良 .
地质通报, 2005, (04) :302-308
[7]   青藏高原北部盆地构造沉积演化与高原向北生长过程 [J].
王成善 ;
朱利东 ;
刘志飞 .
地球科学进展, 2004, (03) :373-381
[8]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环境演变、构造变形与青藏高原隆升的关系 [J].
朱筱敏 ;
康安 ;
韩德馨 ;
王延斌 ;
康强 .
地质科学, 2003, (03) :367-376
[9]   柴达木盆地第四纪孢粉组合及古气候波动 [J].
康安 ;
朱筱敏 ;
韩德馨 ;
王延斌 ;
康强 .
地质通报, 2003, (01) :12-15
[10]   从新疆叶城剖面砂岩和砾岩组分看西昆仑山的剥蚀历史 [J].
郑洪波 .
地质力学学报, 2002, (04) :297-305